crossorigin="anonymous">

小灰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郎曾教導王三郎和醜醜來著說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瞭解民間各種習俗及天下物貌,方能拓展思路,某這兩年也沒少跑地方,這新耕種法子麼,瞧著是簡單,但這裡牽扯之巨,若是沒有經常的蹲去田間地頭的人怕是不知道的。你整天的就只知道呆在長安,哪知道那麼多?你自己想一想,若要是新耕種法子真那麼好實行,二郎在建安的時候為嘛不早推出來?就是在建安都成功了,推廣到天下,又用了多少時間?這中間,用了多少的銀錢,多少的徭役,你可知道?” 不用再多說什麼了,禇遂良的這一番沒解釋清楚的解釋,已經讓在場的都想到了關鍵點上,錢和人!安息可能有錢,但他們沒人! “隨同玄藏大德回來的四個應該是天竺奴,等到安息揮兵南下之時,我們來個釜底抽薪,讓這四人回去,就說我大唐廣為接受天竺難民,來了有永業田,有新耕種法子。天竺人裡,尤其是北天竺人,裡面也有我軒轅血脈啊。”王況最後補充了一句,這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沒有人去討論該不該打的問題,也沒人質疑冬天開戰的問題。只要是王況提出來的,就不再有多少人發出疑問,這麼些年來,大家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只要是王建安說行,那基本就能行。而且,從上面包括刀兵糧草啊什麼的分配上,大家分明就看了出來,建安侯準備這一天已經準備很久了,既然已經準備了這麼久,那就基本萬無一失啦,換成自己一個人,能處心積慮的準備這麼長時間麼?或許集了幾人十幾人之力可以做到,但人家可是一個人呢。 難怪聖人如此對他看重,這個傢伙,簡直是每走一步,都是走在了聖人的心坎裡去了,每一步,每一件事,都是聖人喜歡的,希望能做到的,這個傢伙,就這麼做到了。 整個計劃推演到如此的田地,魏老頭就再也不提他那十萬貫的事了,既然要打,既然要違背常理的在冬天開戰,那麼高句麗人是什麼態度已經是完全可以忽視了。再者,高句麗人這時候派使者來是什麼個意思,大家多少也都心知肚明。 大唐和高句麗的對峙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從前隋就繼承下來的對立,每年都有高句麗人潛到大唐來刺探軍情,被發現了,被抓了,高句麗人通常都不作聲;同樣的,大唐每年也會有人扮做商人或著挑夫之類的到高句麗去,同樣對等的,高句麗人抓住了他們,大唐也只會在私下裡暗暗營救,並不會如此的大張旗鼓。 如此的大張旗鼓,可能性只有一個,那就是高句麗人也準備開打了,派遣使者過來,不過是要轉移大唐的注意力,欲蓋彌彰而已。只是這個伎倆也太拙劣了些,玩策略玩兵法,高句麗人還是個屁孩呢。 高句麗人開戰,一般都會選擇快要開春的時候,利用他們相對大唐軍隊更適應寒冷氣候的優勢,採取突進方式,突進河北,大肆的搶掠一番,然後趁大唐軍隊沒有完成調動的時候又撤了回去,這麼些年來,他們都是用如此的戰術,幾乎沒有變過花樣的,因此,這一回,大概也會是到明年快開春的時候有動作。 只是高句麗人恐怕想也想不到,他們和大唐在這一年,會不謀而合的想到一塊去了,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大唐,將選擇在嚴冬的時候開戰,你高句麗人是適應高寒地區沒錯,但是裝備上你們卻是要差上許多,夏天,一個人可以使出十石之力,但是一到了冬天,頂多能使出六成力。 之所以選擇冬天開戰,這還是基於王況自己的體驗,早年他從閩北剛到東北上學的時候,第一年的冬天,穿得比東北的同學還少,在零下二十幾度的時候,他只穿了一件秋褲和一條牛仔褲而已,不是他一個人,而是幾乎所有南方去的同學都是如此,有的人甚至比王況穿得還少,但沒人覺得有多冷。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來年的開春,王況幾乎沒添過什麼衣服,直到第二年的冬天,他才真正開始感覺到了冷,也是在這同一年,南方來的同學和東北的同學在寒冷麵前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紛紛裝備起了軍大衣,棉鞋,棉襪等等禦寒裝備,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的。 王況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但這讓他確信一點,在首次面對寒冷的人中,南方人的耐受力更強一些。或許南方來的人的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因為從來沒有碰到過這麼冷,已經超出了底線,但身體給自己發出的訊號,不過就是和零下二三度差不多。因為沒有過對比,沒有過體驗,所以不會覺得有多冷。而且,東北有暖氣,只要睡覺的時候保證暖和,那麼對於初次踏上凍土帶的人來說,嚴寒至少在最開始,不是那麼可怕。 所以,有了羊毛氈,有了棉花,還有如今大唐各地都開始學著王況當初搞羽絨被褥一樣的搞著羽絨。雖然這羽絨被是一件奢侈品,但是,要在一兩個月內,給兩萬左右的先鋒士兵每人配上一條又輕又暖和的羽絨被還是能做到的,內府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人在大唐,開局無雙

人在大唐,開局無雙

乖慫小明
武德二年末,柏壁之戰即將爆發,王運剛入大唐。沒想到自己竟是李淵嫡親外甥,李世民的嫡親表弟。什麼,還算是在竇皇后膝下長大的?這關係,再加上李淵護犢子與任人唯親的性子……嘖……這個大唐,那不放開了耍?
仙俠 連載 15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