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桐廬城內的慘狀! (第1/2頁)
晴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河改道決口,江南下了整整一個月暴雨。 整個江南,尤其是禹杭地區,靠近入海口的區域,全被大水沖刷了一遍。 現在,好不容易暴雨過去。 留下來的確實滿目瘡痍,地裡的糧食全都被泡爛了,房屋草舍全被大水席捲一空。 伴隨而來的卻是大規模的饑荒。 商人富戶囤積居奇,蒙古人當政,不顧漢人死活,雖然一些漢臣在朝堂積極呼籲,可如今朝中皇權鬥爭不斷。 國庫裡那點銀子糧草,還要緊著蒙古精兵,能拿出來救災的,只有可憐的一少部分。 根本於事無補。 對於朝廷來說,餓死一批,災民趕路死掉一批,造反在殺掉一批,等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小貓三兩隻,不足為慮。 而民間,經過一個月的暴雨。 就算是素日家境殷實的小地主家裡,也都沒了餘糧。 此時此刻,流民的團體,正是最龐大的時候。 四處遊蕩,宛如厲鬼,企圖尋到一點吃食。 而桐廬縣城門外,數萬的流民匯聚在城下,絕望的等待著朝廷賑災。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流民來說, 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朝廷根本沒有救他們的打算。 從忽必烈一直到現在,朝廷的戰爭就一直沒停過。 南征北戰。 打仗可都是要錢的。 國庫,早就沒了銀子。 城外的災民烏泱泱的躺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無邊無際。 而城內,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大量的建築被沖毀,再加上天氣開始轉涼,許多人衣不蔽體的蜷縮在城中的陰暗處。 最近幾日,更是多了不少闖入民宅的案件。 只是前些日子,一直被千戶所和城中富戶家的私兵震懾,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動盪。 可當人餓到極致,哪還管什麼生死。 可如今,除了少數幾家擔心災民暴起傷人少量的發放善粥之外,其餘大戶仍在不停的漲價。 企圖憑藉手裡的糧食,大撈一筆。 儘管災民的憤怒步步升騰,但有了千戶所和各傢俬兵維持秩序,零星大著膽子作亂的人,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殘破的街道上,總不會缺少一隊隊扛著大刀長槍的人馬。 軍卒們看起來有些疲憊。 城外那夥災民已經連著幾天,試圖衝擊城門了。 幸好都被擋了回去,但軍卒們心裡也都沉甸甸的。 他們也都是漢人,看著如此情景,著實輕鬆不起來。 再加上城中守軍被調走了大半,如今城防的壓力瞬間巨增加。 今天一天,城內的小股衝突,暴亂,哄搶一下子增加了數倍。 城裡亂糟糟的,隨時都可能出現暴亂。 而城頭外,擠滿了一個個又冷又餓的流民,時不時的衝擊一波城門。 活脫脫一個火藥桶,就差一點火星子了。 這些人,要麼是從附近的縣城跑來的, 要麼就是附近郊區的農民。 一場洪水,妻離子散,不得不拼上命尋條活路。 偏偏桐廬縣令封了城門,流民過不去,只能在城牆下頭紮根。 桐廬縣令這樣做,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縣裡的糧食都是有數的,那些個大戶家裡關係,全都是七拐十八彎,那是萬萬得罪不起。 府庫的糧食,城裡都不夠用,哪能顧得上城外那些個流民。 再說了,這要是開了城門讓流氓湧進來,生了變故,,到時候他頭上的烏紗帽,可就到了頭了。 說起這個,盧照心裡也是不爽到了極點。 朝廷說是賑災。 結果就安排了一個皇子過來。 分逼不帶,名義上的十萬石糧草大半都是那位皇子一路打來的秋風。 他孃的,不帶錢不帶糧就算了,甚至還跟地方伸手,要來的錢糧全用來收買人心。 特麼的。 不救災就算了,還搜刮上民脂民膏了。 怎麼。朝廷不管,指著那些個商賈大戶麼? 那些人一個個精的跟猴似得,背後的靠山一個比一個大,能肯自掏腰包捐款? 捐他蒙古人的大頭鬼。 這江南最有錢的是誰? 江南布政使吳道安。 不僅主管江南政務,就連官鹽都是他弟弟吳道仁管著。 這可是肥差中的肥差。 放眼整個大元,也只有兩淮轉運使能與之睥睨。 吳家兄弟倆,每年要給海山送去八百萬兩的白銀。 如此重要的職位,攝政的海山自然不會讓它淪落他人之手。 如今海山在朝中勢力漸大,三皇子想來江南分一杯羹,那海山豈能願意? 而作為江南的財神爺,只要吳家兄弟不開口,就沒人肯掏銀子。 打狗都得看主人,更何況這狗的主人還是個頂厲害的。 一個手裡沒實權的皇子,根本不可能動的了吳家。 卻會拿他撒氣。 一來就撤了他的職。 撤就撤,他倒要看看,這位三皇子,能舞出什麼花來。 如今的府庫之中,說是二十萬石糧食。 可實際有多少,他心裡門清。 能有五分之一都是好的,早在他上任之前就被監守自盜了不少,如今糧價飛漲,不知多少糧食進了私人的口袋,等著大賺一筆。 能拿出糧食才有鬼了。 想賑災? 也不是不行。 餓死他們就好了,反正朝廷一開始就是這麼打算的。 馬上進秋了,天氣已降溫,城外的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