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更是“天之驕子”了。自然最好是歐美留學生,劍橋、牛津、哈佛、巴黎這些學府中取得博士頭銜的留學生,退而求其次,也要勉強找個清華、燕京的學生作意中人,“可通融”者,略有勉強之意也。
燕大是20世紀上半葉四個美英基督教差會在北京開辦的一所著名的教會大學。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進行總體規劃和建築設計,建築群全部都採用了中國古典宮殿的式樣。雖然燕京大學建築群在外部儘量模仿中國古典建築,但在內部使用功能方面則儘量採用當時最先進的裝置:暖氣、熱水、抽水馬桶、浴缸、飲水噴泉等等。
燕京大學的東西軸線以玉泉山塔為對景,從校友門經石拱橋、華表(取自圓明園廢墟),方院兩側是九開間的廡殿頂建築穆樓和民主樓,正面是歇山頂的貝公樓(行政樓),兩側是宗教樓和圖書館,沿中軸線繼續向東,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義亭,湖畔還有博雅塔、臨湖軒。東部以未名湖為界,分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男院包括德備四幢男生宿舍以及華氏體育館。女院沿一條南北軸線,分佈適樓、南北閣、女生宿舍和鮑氏體育館。
燕京大學下有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又稱醫預院,學制為三年預科),以及文科和理科相關專業學系。燕京大學雖然十八個系,可是學生並不多,辦學規模只是八百人,有的系四個年級加起來,也不過二三十個人。但是它的水平和質量是有保證的。燕京學費、宿費、雜費,一學期一百五六十元,在當時是個十分龐大的數字,但一些“書香門第”、“高門大戶”的子弟是不在乎的,一些海內外鉅商的子弟也是無所謂的,但有些普通人家子弟,往往就擔負不起這樣昂貴的學費、生活費,但如果直考進燕大,努力再爭取到好成績,那還是有辦法讀的,它有名堂眾多的獎學金。能獲得一個獎學金名額,便可解決問題了。自然,更為貧寒的青年,或是要賺錢養家的人,要在燕大讀書,那就困難了。自然,家中再有錢有勢,而功課不好,中英文不過關,智力低下,那也是考不上燕大的。
“七七”事變之後,燕京大學是少數幾個未遷址的大學,因為是美國教會學校,司徒雷登又當了校長,由他來對付日本人,學校並未受到影響,頗似一座“自由的孤島”。而且這時期燕京,有最充足的外匯經費,有世界名望第一流的學人教授,有風景幽美、建築華麗、湖光山色的校園,有語言到生活一切都美國化的環境,與校外恐怖壓抑的氣氛比,宛如世外桃源。
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日兩國全面進入戰爭狀態。在此之前,華北許多高校紛紛南下或內遷,但司徒雷登經過仔細權衡並商請在美的燕京託事部同意,決定留在北平繼續辦學。燕京大學升起美國國旗(這以前它只掛校旗和中國國旗),恢復了因為戰爭而中斷的入學考試。當時燕大的學生,大都是有愛國心和正義感的進步青年,不少教員也都有強烈的民族感和愛國精神。
聽說,在燕園裡人們可以收聽短波廣播,可以談論抗戰訊息,《義勇軍進行曲》不時在校園中飄蕩。所以,曾澈預料,在燕大校園內開展抗日活動會比較容易,而且還能得到一定的支援和掩護,甚至可以建立一個穩定的基地。在燕京大學裡既能掩飾身分,而且日本人也不敢公開到校園裡去抓人,果然是個好辦法。
“這麼好,那麼好,那你打算是讓我去當學生?還是去當打雜的?”黃曆聽完曾澈的介紹,似笑非笑地調侃道。
“當學生似乎有點困難,要知道漢花園、清華園、燕園,這三園的入學考試都不是好闖的關,是不講情面的。”曾澈有些為難地解釋道:“進入校園當個管理人員,倒還能勉強辦到。”
嗯,黃曆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自己這兩下子,除了英文能過關外,其它的還是別去丟臉了,自知之明,還是要有的。要是考打架,殺人嘛
“當然了,當個管理人員也不錯,比如說警衛啦,清掃員啦”曾澈繼續說道。
說得好聽,不就是看大門和掃大街的嘛,黃曆撇了撇嘴,翻著眼睛開始琢磨自己還能幹點什麼有體面的工作。
“只是這樣一來,你們這對小夫妻就要分開了。”曾澈有意緩解氣氛,笑著調侃道:“我看你們現在倒是漸入佳境,只是為了國家,也只好作一點犧牲了。”
程盈秋臉一紅,辯解道:“二哥,您這是說什麼呀,我們之間可是什麼也沒有發生,工作就是工作,哪能公私不顧呢”
“那你是怎麼決定的?”曾澈笑著問道:“是去北平上大學,還是留在天津?”
程盈秋眨了眨眼睛,不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