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只剩有11 人。1869 年只剩下男女兩人,而當年這位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
男子也死了,這樣只剩下最後一個女人了。後來,這個名叫特魯卡尼尼的女
人死於1876 年。這樣,到1876 年,所有塔斯馬尼亞人在七十三年的時間裡
全部被消滅了。根室在談到特魯卡尼尼死時寫道:“她是1803 年生的,就是
在白人公開侵入的那一年生的,因此她的一生正是她的種族被消滅的時期。
她企求她死後屍體不要解剖,但是並沒顧她的這個可憐的要求,她的骨骼仍
然放在霍巴特博物館裡,以作為她的種族註定滅亡命運的一個恰當的紀念
品。”①這位世界著名學者的這番話是對英國殖民主義暴行的揭露和血淚控
訴。
即便是早期在澳洲大陸殖民地內倖存下來的土著居民,也大都淪為做各
種低賤工作的零工,其社會地位幾乎等同於流犯。
白人對澳洲黑人帶來的另一災難性惡果,是把白人社會中的天花、猩紅
熱、痢疾、傷寒、病毒等一系列疾病帶到澳洲大陸來。這些疾病對於毫無醫
學防治能力的土著居民來說,無疑是一種大災難,不少黑人受盡這些疾病折
磨之苦而死亡。
英國殖民者對澳洲黑人的虐殺,是英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暴行之一,不亞
於他們對非洲黑人、美洲印弟安人和大洋洲其他地區的暴行。這是英國近代
史上永遠抹不掉的歷史汙點,應受到歷史的譴責。
當然,英國殖民者的侵入也對土著黑人帶來一些促使其進步的因素。首
先,用資本主義的先進的文化和制度毀壞了他們的極端落後的原始社會的文
化與制度,從而加速了他們擺脫落後的文化與落後的制度的步伐。其次,白
人先進的生活方式影響了黑人,使他們逐步改變了自己的原始生活方式,如
食人、不著服裝、流浪生活等習俗,以至住房、做飯都開始摹仿白人。再次,
土著黑人逐步開始學習先進的文化與技術,在這個基礎上,有的去做工務農,
拋棄了落後的漁獵業和採集業。最後,黑人開始擺脫前宗教觀念,逐步改信
基督教,這實質上是世界觀的改變,同時也是一種進步的現象。
但是,這種進步卻是以極高昂的代價換取的,雖然如此,但仍不失為一
種歷史性的進步。
① 根室:《澳新內幕》,中文版,第82 頁。
第四章公民殖民地時期——
走上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1831—1850)
1831 年至1850 年這二十年是澳大利亞一次社會大變動時期,從流犯殖
民地時期轉變成公民殖民地時期。所謂公民殖民地時期,從經濟上和政治上
說,就是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以
及反映這種結構的政治結構初步形成。促使這一轉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四:
社會改革、民族經濟體制的形成、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反對流放制鬥爭的勝利。
第一節流犯殖民地的社會改革
一、威克菲爾德系統化殖民理論
在這一歷史時期,澳大利亞的社會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土地改革、廢除流
放制和政治體制改革,其中以土地改革最為重要。這首先因為澳大利亞這時
開始以農牧業作為經濟的主要支柱,而農牧業又以大量土地為基石;其次是
因為阻礙澳大利亞社會進步的最大障礙是舊的恩賜土地制。再次,土地制度
的變動在當時牽動著其他社會重大問題,如流犯制、自由移民、農牧業發展、
政治體制變動,等等。土地改革有兩次;1831年一次,1842年一次。這兩次
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論根據是威克菲爾德的“系統化殖民學說”。
英國殖民理論家愛德華·吉本·威克菲爾德,於1796年3月20日出生
倫敦一個有名望的教友派家庭,其祖父P。威克菲爾德國長期從事慈善事業和
人道主義活動而出名,其父E。威克菲爾德熱心教育事業也頗有名氣,並且和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