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位置上,它與印度、馬來群島與中國進行貿易有許多便利。”甚至他說那
裡水土肥沃優美不亞於東澳大利亞。因此斯特令要求總督迅速向那裡移民進
① 天鵝河,即斯翁河。
行開發,以防法國佔領。總督達令見到報告後十分高興,立即上書英國殖民
大臣,要求母國迅速向西澳大利亞移民,並嚴肅指出,否則將會為法國所佔
領,如是,必將嚴重危及到東澳大利亞的前途。但當時英國政府認為東澳流
犯殖民地已耗費巨資,如再在西澳開發,勢必再耗用巨資,恐國力不支。當
時英國正全力搞工業革命,資金極度短缺,故斯特令要求開發西澳大利亞計
劃未被政府採納。
英國富豪托馬斯·皮爾和弗朗西斯·文森特等得知此訊息後,經協商遂
寫申請報告呈請政府,表示私人願出資開發,並提出兩項要求:1 、允准在西
澳大利亞購買400 萬英畝土地,地價每英畝1 先令6 便士;2 、四年內允許運
輸1 萬移民和一些牲畜去那裡。政府接到皮爾等人的報告後,感到事關重大,
而對那裡的情況又不十分清楚,僅憑報告得知一二,沒有掌握到第一手資料,
遂決定派遣海軍上校弗里曼特爾前去探查。他於1828 年5 月到達西澳,遂照
政府命令宣佈東經135 度以西全部領土為英王領地,至此,英國鯨吞了整個
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歸後報告政府請求允准私人開發。但政府認為不宜將
如此廣大的領土交給私人開發,然而又不願動用國帑。後採取了妥協辦法:
允許私人開發,並頒佈法令予以限制。該法令主要內容是:允許皮爾等購買
土地100 萬英畝;給予優先購買肥沃土地權,只限購買25 萬英畝;所購土地
必須在二十一年內開發耕耘,如聽其荒蕪,政府要給以處罰等。此即所謂“舊
條件”。後政府以為此條件尚嫌不足,又附以條件:凡購買土地者,必須備
有足夠之資本以僱傭工人、購買農具、牲畜之用,否則不允許選購土地。皮
爾等認為條件過荷,遂放棄開發計劃。後來,皮爾等人經內務大臣羅伯特·皮
爾幫助修改了“舊條件”,修改之後的法令規定,僅允准選購土地25 萬英畝,
並要求在限定期內改良土壤,進行耕種,充分利用土地,否則予以罰款,以
至沒收已選購的土地。此即所謂“新條件”。
皮爾等根據“新條件”把大約五萬英鎊的物資、牲畜、農具以及3000
名工人運往西澳大利亞墾殖,但最後失敗了,損失了他的全部家產。失敗的
根本原因是沒有把英國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移植到西澳大利亞去。馬克思
以嘲笑的口吻指出了皮爾的這一根本性的錯誤,他在《資本論》裡寫道:“皮
爾先生把共值5 萬鎊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從英國帶到新荷蘭的斯旺河去。
皮爾先生非常有遠見,他除此以外還帶去了工人階級的3000 名男工、女工和
童工。可是一到達目的地,‘皮爾先生竟連一個替他鋪床或到河邊打水的僕
人也沒有了’。不幸的皮爾先生,他什麼都預見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國的生
產關係輸出到斯旺河去。”①雖然皮爾失敗了,但從他起卻開始了對西澳大利
亞的開發和移民。
英國鑑於西澳大利亞業已移民和開發,為管理起見,尤其為實地佔領起
見,決定建立殖民行政機構,便委派斯特今為總督,在斯翁河①流域建立新移
民區。英國政府還決定不給總督薪俸,而以10 萬英畝土地作為給總督的報
酬,並允許選擇肥美土地。斯特令於1829 年2 月率官員69 人、軍隊57 人以
及大批移民,分乘兩船由英國動身,6 月1 日到達,選擇了首府的地點,即
今佩思,並著手建設今弗里曼特爾為進出港口。這樣繼塔斯馬尼亞之後,又
一個殖民區正式建立起來了。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834—835 頁。
① 斯翁河,一譯斯旺河或天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