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4/4頁)
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合和 東山再起虎生威 計程車大王胡忠,在事業的巔峰時突然拍賣掉所有計程車及車牌,轉行地 產。胡忠的兒子胡應湘組建合和實業公司,並在1972年股市高潮中“騎牛 上市”。合和股票炙手可熱,升值10多倍!於是“假合和”在股市大行其道, 把合和拖進了深淵。合和原是華資地產五虎將中的帥虎,如今豈肯退縮? 胡氏穩住陣腳,待機而動,終於東山再起,重現虎成。 香潛地產業與香港經濟 香港房地產業在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該業佔香港固定財產的2/3。以物業交 易與物業收租所創的生產值,在地產高峰期的1980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2。 7%,低 潮的1983年佔19。5%。 官地收入是港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1971年至1989年的18年間,港府賣地收入 共266億港元,佔同期財政收入的10%。1980年至1981年比例竟高達35%。除賣地, 港府還直接或間接向土地、物業徵收多種稅項,另外,港府還有物業及投資收入。故 有人說,港府之所以能實行低稅制,是有土地這座“金礦”為資金後盾。 地產與建築業並肩發展,1975至1982年間,地產市場興旺,建式業持續8年繁榮 發展,建築總開支從40億港元增加到248億港元,增長5倍以上。 房地產業與金融資本互相溶合和互為依賴。在金融業貸款業務中。地產、建築業 所佔比重很高。1981至 1989年,地產發展、建築業貸款以及樓字按揭貸款的總額, 佔“在香港使用之放款額”30%至35%,地產興旺,金融業景氣。反之,地產市道下 滑,就會出現大量呆帳,甚至觸發銀行危機。 房地產業與股市關係非常密切。1989年,在股票上市的298家公司中,地產建築 業103家,即34。56%。該年地產建築股總市值為1874億港元,佔股市總值6077億港元 的308%,在各類股票中比重最大。在不屬房地產的上市公司中,亦有不少兼營地產。 因此,每當地產市道高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