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闢的駝峰航線延長線——敘府(宜賓),都急缺人。無論是商業航空公司還是戰鬥機群,全都如此。這就像高高的金字塔一樣,地面保障人員是龐大底座的根基,託在塔尖的,才是飛行機組。一個機組犧牲了,再託一個機組上去,再犧牲、再上
和日本人相比,國民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在這方面可謂“得天獨厚”——民眾甚多,但專業航空公司不是砌牆壘磚抹灰的施工隊,需要的是技術型人才。
“中航”很多“老人”,大都是在這個時期被招入公司的,基本上都是大學、中專畢業後流亡的青年學生,最次也是個“技校”生。
梁鶴英就是這個時候,進入中國航空公司。
個不高,稀疏的頭髮總是往後梳得整整齊齊,即使是隨隨便便披上的一件衣服,肯定也是一個褶皺都沒有,走起路來步履穩健,怎麼看都不能把他往八十四歲想。
偏偏就是。
在成都定居大半輩子的梁鶴英至今都是鄉音未改,和他交流,老人總是操著一口蹩腳的“粵語”普通話,時不時就出現“卡殼”。
英語比普通話說得還流利!
拿著不知是託了幾個人之手、從地球另一面找到的幾頁英文資料,老人像說粵語那樣不由自主地讀出聲來,再拿出幾張已經發黃、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老人脫口而出:“這不是‘中航’在加爾各答的維修基地嗎?”
第十一章 世界上最艱險、漫長的供應線(3)
日本人佔領香港後,不想當亡國奴的梁鶴英,隨著逃難的人流來到桂林。老人說,雖然平日裡討厭這些傲慢的英國人,但此時,還得需要——從香港撤出來的“港府”
在桂林設了一個“流亡機構”,專門負責收留那些曾在他們的“政府”裡面做事、潰敗後逃難來此的僱員。去,只需報個姓名,然後就給你薪水,和原來的待遇一樣。
“港府”不能正常運作,但對“員工”還是要負責的。
我問:“報名就行,也不看看身份、不要求找個證人什麼的,萬一有人假冒呢?”
老人搖頭:“那時沒有作假、矇騙這一說呀,根本就沒聽說過現在這種事情。只要你說曾是他們哪個部門的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