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3/4頁)
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準一個方 向,傾財竭力進取,收效肯定會比謹小慎微大。其後20多年,遠東及中國 形勢動盪,馬登與嘉道理均蒙受重大損失。政治上的事,就是政治家都無 法預料。 會德豐的主要業務是船務與貿易,擁有一支跑長江沿岸的內河船隊。 20年代末,世界經濟大蕭條,航運非常不景氣,許多船隻泊在港灣, 如一堆水上廢鐵。船價大跌,跌得比廢鐵還便宜。 未來的希臘船王奧納西斯,正是借這個時機發起來的。加登大一家公 司的6艘萬噸貨輪,10年前每艘還值200萬美元,現在跌至2萬美元待售。奧 納西斯發傻,一下子購進6艘。待二戰前世界經濟復甦,奧納西斯終於交上 好運。 馬登沒奧納西斯這般的“傻運”。他花了10萬美元,購入一艘美國太平 洋航運公司的二手船,開始了海上運輸。那時的定期客貨航班,均由老牌 輪船公司壟斷,他們自己都在減少航班,馬登自然無法擠入。海運業務, 有一單、沒一單的,勉強維持沒虧。 1934年,由於羅斯福的新政,美國出現經濟復甦的跡象,馬登趁船價 尚未漲起來,又購入一艘貨輪。 當時有人說馬登發傻。很快,持這種論調的人不再吭聲。世界經濟逐 年回升。同時,戰爭的煙雲也愈來愈濃地籠罩世界上空。航運勢頭看好, 馬登沉浸在金元夢中。 上海淪陷,接著是歐戰爆發,上海的洋人驚慌過一陣,又像往常一樣 大把賺錢、大把花錢。有銷金窩之稱的上海,依然燈紅酒綠,夜總會飄出 歌女的靡靡之音。 馬登對戰爭持樂觀態度,歐戰爆發,帶旺了全球的航運業。馬登的兩 艘海上廢鐵,成為兩座海上金礦。 1941年,馬登成立亞洲航業公司。他準備大肆擴充船隊,與太古、怡 和、旗昌競一日之長。然後,再與英美法等專業輪船公司論個高低。 1941年12月8日,日本轟炸機在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擲下炸彈, 把馬登的亞洲船王夢炸飛。同日,日軍侵略香港,英國對日宣戰。日本宣 布英國在華的財產為敵產。 馬登倉皇逃出上海,回到英國。所幸的是,他的主要資產是海輪,正 在太平洋中航行,故而未落入日本人之手。 老馬識途 二戰期間,喬治·馬登在倫敦設立會德豐公司。旗下的公司有亞洲航 業、隆豐投資。隆豐控亞洲,但全集團的業務仍以航運為主。船隻全部為
… 頁面 135…
盟軍運載兵力和軍需,馬登大發戰爭財。 其子約翰·馬登在皇家炮兵部隊服役。他幼時在上海的教會學校念小 學,12歲時父親送他回英,在貴族中學寄宿求學。 1940年畢業於著名的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 老馬登對兒子學文耿耿於懷,他主張兒子學航運或商科。小馬登的性 格像父親一樣犟,置父訓於腦後。二戰粉碎了小馬登的文學夢,身為獨子 的小馬登又一次違背父訓,他未去父親的上海會德豐公司,而是投筆從戎。 戰爭使約翰·馬登更趨向實際,二戰結束,他加入了父親的公司—— 倫敦會德豐。 二戰使英國國力衰退,所有的產業都似乎發展到了盡頭。父子倆商量 還是回遠東發展。 1946年夏,中國內戰全面爆發。老馬登飽嘗戰爭之苦,決定把總行設 在香港——香港有大英帝國的庇護,怎麼都比戰爭中的內地要安全些。 1948年12月,亞洲航業在港掛牌上市。馬登父子以籌得的資金購入一 批舊船和新船。會德豐擁有的船隊,直逼太古、怡和。 從50年代起,以上海船商為龍頭的華人航運業悄悄崛起。坐鎮香港總 行的小馬登,回英時向父親彙報了此事。 老馬登以輕蔑的口氣說:“歐美的船商才是巨鯨惡鯊,華人船商充其量 只是小蝦小蟹。三四十年代,我在遠東見過的華人船商成千上萬,他們誰 成了氣候?” 1955年,倫敦會德豐公司喬治·馬登的豪華辦公室,走進一位個頭比 馬登矮一截的年輕華人。他就是未來的世界船王包玉剛,此時,他一艘船 也沒有。若不是滙豐銀行代理主席道格拉斯的安排,心傲氣盛的喬治·馬 登,或許壓根不會接見這位在商界毫無地位的包玉剛。 包玉剛不卑不亢他講述他想搞航運的構想。馬登坐在大班椅上盯著他, 彷彿在聽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在敘述他的夢幻。馬登用教訓的語氣說 道:“年輕人,正如你們中國人常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