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彭德懷說的是心裡話。確實,沒有根據地,紅軍就成了水上的浮萍,漂來漂去,沒有著落。毛澤東的成功之處,在於依託大山,建立起井岡山根據地,落地生根,所以各路起義兵馬都朝井岡山投奔。彭德懷比毛澤東小五歲,他的家鄉——湖南湘潭縣烏石鄉,跟毛澤東故鄉韶山,相隔不遠。他倆是同鄉。彭德懷原名彭得華,他可以說是兼“工農兵”於一身:出身於貧苦農民,當過礦工、堤工,十八歲進入湘軍當兵。
二十四歲時,他入湖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改名彭德懷。
畢業後,他在湘軍裡由排長而連長而營長。一九二六年,他參加了北伐,成為團長。一九二八年二月下旬,彭德懷參加了一個莊嚴的儀式。牆上掛著馬克思、恩格斯的畫像,寫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共產主義社會而奮鬥”。儀式由中共“南華安”特委張匡主持。所謂“南華安”,即湖南北部南縣、華容縣、安鄉縣三縣的合稱。彭德懷就這樣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是受師政治部秘書長段德昌的影響,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段德昌成了他的入黨介紹人。那時,彭德懷最愛看的是這三本書:布哈林著的《共產主義ABC》,李季編的《通俗資本論》,還有一本則是《水滸傳》。
他最喜歡的人物是李逵。他呢?也自稱“有些類似李逵”。
彭德懷入黨之後,七月十八日下午四時,他收到來自長沙的密電:“‘南華安’特委負責人在長沙被捕,供出了黨的機密,情況萬分緊急”這時,彭德懷的團,正駐守平江縣。中共湖南省委的特派員滕代遠前來巡視。於是,彭德懷和滕代遠等密商起義,以免被一網打盡。滕代遠,二十四歲,湖南麻陽縣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青年和農民運動。一九二八年二月,他擔任中共湘東特委書記。不久,調任中共湘鄂贛邊特委書記。
七月二十二日,彭德懷動手了!那天上午十點,他召集營、連、排軍官會議,宣佈起義,當場逮捕一批不服從的軍官。十一點三十分,他的部隊頸上都掛起了紅帶子,向縣政府發起進攻。下午二點,全城就落到彭德懷部隊手中。據彭德懷自述:“我三點多進城,親眼看到滿街紅旗飄揚,秩序井然。”翌日,黃公略率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第三團三營前來平江,加入彭德懷起義部隊。黃公略跟彭德懷同庚,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南華安”特委負責人在長沙供出的中共黨員名單之中,便有黃公略。黃公略前來彭德懷處,正在談論他的部隊起義經過,卻傳來訊息,三營反叛了!
二十四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在平江宣告成立。彭德懷任軍長,滕代遠為黨代表,鄧萍為參謀長,下轄三個團,後改為五個縱隊,約兩千人。
平江起義之後,國民黨調集十多個團“會剿”紅五軍。彭德懷採用“打圈子戰術”,跟這十多個團周旋了兩個多月,終於決定留三個縱隊在原地打游擊,率兩個縱隊八百多人南下,跟朱、毛部隊會合。就這樣,井岡山又增加了一支隊伍。至此,五支隊伍,先後會師井岡山。這五支隊伍是:秋收起義隊伍,南昌起義隊伍,廣州起義隊伍,湘南暴動隊伍,平江起義隊伍。井岡山日益興旺起來。會師之後,毛澤東讓彭德懷率紅五軍上井岡山——因為紅五軍一路苦戰,亟待休整。
第二部分:井岡風雲毛澤東提出“圍魏救趙”之計
原本很不起眼的井岡山,越來越成為全中國注目的地方。關於“朱毛紅軍”的訊息,連篇累牘見諸國民黨統治區的報刊。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日上海《申報》,刊載了一則“長沙通訊”,引起眾所關注。那標題是《湘贛第三次會剿朱、毛,何鍵任兩省會剿軍臨時指揮》。原文如下:
長沙通訊:
在湘贛邊境擾害經年之朱德、毛澤東、袁文才等,近三月以來,經兩省軍隊先後會剿兩次,均無效果,蓋因兩省會剿部隊指揮,未能統一,以致進行不能一致。最近魯滌平、何鍵又致電朱培德,磋商第三次會剿計劃,朱氏已派雷屏周為代表,於月前來湘謁魯,將一切會剿辦法,詳切規定,攜回南昌,取得朱培德同意。並由朱氏領銜,呈請中央特派何鍵為湘贛會剿臨時指揮官,所有兩省會剿部隊,統歸指揮。會剿經費,兩省各自擔任。此次會剿計劃,對於訊號、旗幟、路線、動作規定甚詳,大致如下:(甲)會剿部隊:贛省為四旅,湘省為六團總共湘贛兩省會剿兵力,為四旅六團,人數在三萬以上這則報道,十分真實地勾畫了湘贛兩省實行第三次“會剿”的陣營。那時,南昌的江西省政府裡坐著朱培德,長沙的湖南省政府裡坐著魯滌平,他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