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2/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堂 強手如林戰猶酣 香港是當地居民和外來遊客的購物天堂。老牌百貨公司有連卡佛、先施、 永安、大新多家,在香港有限的空間,爭個你死我活。從70年代起,超級市 場以排山倒海之勢,佔領香港的零售市場,奪去了百貨公司的客源,而超級 市場間,又你爭我奪。另外,香港還有數不勝數的專門店、士多與商販! 英皇集團老闆楊受成 (圖左)獲中國政法大學頒授榮譽法學教授榮銜。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港,零售業呈高度國際化。香港商品以出口 為主,同時也進口大量商品,市場銷售的商品,有一半以上來自世界160多 個國家和地區。香港是世界商品在遠東競銷的主要市場。 1988年,香港零售營業額首次突破了1000億港元大關 (1018。95億), 這得助於香港570多萬居民,以及55O萬遊客形成的巨大購買力。 香港本身就是世界輕工產品重要生產基地,更加之港府奉行自由貿易港 政策——除極少數特殊商品,對進口商品一律免徵關稅,因此許多商品的價 格比原產地還便宜。香港零售業網點多,商品齊全,服務周到,價格適宜, 被譽為“購物天堂”。 香港是購物者的天堂;對商家來說,則是競爭搏殺的戰場。 百貨雙雄 香港現時有大型百貨商店200多家。歷史最悠久的是連卡佛,連卡佛成 立於1850年,為英商Thomas Ash Lane等創辦。百餘年來,連卡佛一度易手, 先是1969年由英資會德豐洋行購入;1985年包玉剛旗下的九龍倉收購了會 德豐,連卡佛亦一鍋端歸入包氏集團。 連卡佛雖兩度易手,高檔路線卻一直未變,連卡佛在港擁有5間大型百 貨商店,全部銷售歐美名牌商品,顧客以富人名士等高收入者為主。近年來, 總裁杜佛烈曾表示,在市場定位上,連卡佛給人“高處不勝寒”之感,故要 適當銷售一些中檔商品,以吸引白領階層。行家指出,連卡佛唯有謹慎行事, 若喪失原有特點得不償失。目前,連卡佛仍是做豪客生意的高檔店。 另一家英資大型百貨公司——英之傑,走的也是高檔路線。 香港的華資百貨公司基本都走中檔路線,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先施與永 安。先施創辦於1900年,由澳洲華僑馬應彪等人創辦;永安的創始人郭樂、 郭泉兄弟也是澳洲華僑,永安創辦於1907年。 馬氏、郭氏均是廣東中山人,又先後赴澳謀生,賺得第一桶金後,相繼 來港開辦百貨公司,馬氏、郭氏的後人還有姻親關係。商場無父子,更無親 戚,兩家的競爭,自永安加盟香港百貨業起,就從未平息過。 徐舒先生在《香港風情》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兩家公司早年在上海建 築公司大廈時,就互相比高;而在香港,兩家公司的總店分店也近在咫尺, 如交臂貼身戰,誰強誰弱,誰盛誰衰,雙方你知我知,一目瞭然。” 雙方都不甘示弱,欲稱雄香港 (中檔)百貨業。 鑑於香港豪客愈來愈多,一直主管中檔 (商品)、兼營高檔的先施、永 安,增大銷售高檔的力量。凡在失施能買著的高檔商品,永安亦應有盡有。 在市場定位上,兩家打了個平手——皆順應了消費潮流。
… 頁面 95…
兩家的競爭,最觸目驚心的要數價格大戰。先施週年減價,商品在減價 日以原價9折出售,少數商品甚至減至2折。其時先施顧客盈門,人頭攢動。 捷足先登者,竟可以3500港元購得原價2。3萬港元一套的義大利真皮沙發, 以500港元買到一臺1200港元的日本畫王彩電。 先施出血大甩賣,不怕蝕老本? 其實,像這種“貨真價昂”的商品大賤賣,數量很少,但產生的廣告效 應卻十分轟動。同時,顧客既已來之,未撈到“大便宜”,“小便宜”也不 會放過,總會買走一些9折的商品。賣家可趁機處理掉換季或過時的商品, 減少庫存,加速資金回籠。 先施風生水起,永安亦不甘寂寞,見招拆招,推出購物入帳咭 (卡), 顧客申請入帳咭,使可在永安“賒帳”購物,不必付現金。入帳咭比銀行信 用咭有個優勢,即可在每日打烊前4小時,憑咭在總店購買減價商品。每年 在永安總店分店購物達一定金額,另可獲公司的一份饋贈。目前,持永安入 帳咭者有8萬人,這是一批穩固的熟客,皆是信譽好的高收入者,購買力不 可小覷。 先施、永安除經營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