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偉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見傅奕提及學堂的事,寒雲便把參考後世教育體系總結出來的方法說出:

“目前大唐各地的學堂有很大的弊端。晚輩說出來,三老聽聽是否有理?”

能改教材,搞出語同音,還能想出音符輔助識字,要說寒雲還能改正大唐現在的教學模式,傅奕一點不覺得奇怪。

“你且說來。老夫洗耳恭聽。”

寒雲帶著三人出了教室,裡面的油墨味道太濃了,都說書香味是最香的味道,但凡這些人去印刷廠走一圈,估計就沒這個心情說此話了。

來到書院的正堂,幾人坐下,寒雲徐徐道來:

“第一是縣學堂給的名額太少,就以雲陽縣為例,全縣原來人口有三萬多,才給了二十個學生的名額。”

“第二是家長送孩子上學的意願太低,一是承擔不起私塾的費用,二來覺得讀書無用。”

“第三是學習的東西沒有梯度,就說縣學的二十名學生吧,年紀可以相差十歲,都學一樣的東西,那怎麼行。”

“第四就是學習後的用處太少。富貴人家還能說識字讀書後,回家操持家業。農夫之家難道讓孩子讀完書後,回家繼續種地?不種地,科舉每年只給了雍州幾個鄉貢的名額,想過得秋闈,考過春闈,難上加難。”

“第五,當然就是擴建學堂的費用太高。”

寒雲說完幾個弊端,傅奕連連點頭,突然眼睛一亮,這小子說此番話,定是有了解決方法,不,已經在解決了。

縣城裡修建的新學堂,弄出的新教材,還有給出的造紙和印刷的技術,但是他怎麼解決教學一致的弊端呢?

“晚輩的意思是,學習也要拉開梯度。”

“晚輩認為分為三個階段,四個教學目標。”

”第一階段蒙學,以識字為教學目的,招收六歲以下的孩童。”

“第二階段初學,以讀書明理為教學目的,招收六歲至十二歲的少年。”

“第三階段高學,分兩類,一類入縣學,以考取功名,入仕為官為教學目的。”

“另一類入專學,學習生存之道,比如醫、工、商、農等等。”

傅奕一邊聽,一邊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梯度的教育體系,按照年齡,步步推進。

“好!這才叫學以致用。之前我還在想,每年就那麼幾個名額的鄉貢,多出的讀書之人該做何事?你小子就給出瞭解決辦法。”

傅奕大喜,他不愁沒有學生。

按照寒雲的意思,在雲陽讀書不但不收錢,還負責學堂的伙食,那就一定有家長送孩子來。

他愁的的是,學完後的學生去向何地?

“每年雲陽供銷、鄭州供銷,乃至以後的大唐供銷,都會招收這些專學的孩子。”

寒雲又補充一句,目前的大唐供銷體系就需要這些身出寒門,或者農夫之家、商賈之家、工匠之家的孩子。

說到最後,寒雲看了看甄權和孫思邈,想起大唐還嚴重缺乏的高階人才學校的事,接著說出:

“不出三年,這批學生的基數就會上去,便是甄老和孫老大展身手的時候。在此基礎上,就該有更高的學府,培養更加尖端的人才。”

“晚輩謂之國學階段,就要分出更為專業的醫學、兵學、政學、商學、工學、農學等。那才是我大唐百花齊放的時候。”

“而這三年,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需要三老帶出一批合格的先生出來。否則到時候學堂有了,學生有了,書籍也有了,沒了教書的先生,可就不太好了。”

三老一聽,均哈哈大笑,那是一種爽朗且自豪的笑聲,彷彿在告訴寒雲,後輩如你都能為大唐的未來著想,我等豈能袖手旁觀。

孫思邈非常肯定且認真告訴寒雲:

“這一點,寒小友大可放心,我等的一技之長也望能傳承下去,並非固守家學之人。”

而後又說道:“傅老頭的事說完了,該說說酒精的事了。弄出的這些酒精,你打算如何用。光放在這裡,我怕這兩個老傢伙早晚會弄成花酒喝完。”

一聽又是花酒,寒雲忍不住笑出聲來,說出了自己的提議:

“晚輩看,酒精可學鹽鐵,一方面供應軍中,以備戰時之需;另一方面供給朝廷,按鹽鐵專賣的方式,供給各地醫療所用。”

“至於,酒精的使用推廣……”

寒雲看了看已經閒置下來,不再開科舉補習班的書院,心中有了主意。

“就在書院開設短期培訓班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升官記

大唐升官記

偉翰
關於大唐升官記: 寒雲,穿越成貞觀縣令,打造大唐最強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女主,文、武、貴、野,四條風格迥異的劇情線,意想不到的大結局。本文配角色形象圖,主角配角齊上場。
仙俠 連載 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