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谷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開始用谷紋跟上蒼溝通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是這樣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老子認為,谷是萬物之本,把穀子上升為神的高度。我們要生存,要吃,簡單說就是民以食為天。
《周禮》中解釋谷璧說說:“谷,善也。其飾若粟文然,谷所以養人。”意思是谷紋璧,玉璧是個好東西,它的紋飾像穀子一樣。你看,古人這會兒就比較世俗,想的是生存的情況。雖然是跟上蒼溝通,講的是玄之又玄的事,但具體到世俗的方面,就是吃。
谷紋璧,因為吉祥,歷朝歷代都在做,說明我們國家從古到今就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中華民族歷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雖然也有很多遊牧民族、漁獵民族,但佔大多數的還是農耕民族。
【童子佩觽】
有件玉器離我們今天特別久遠。一般人蒙都蒙不出來它的名字。這件玉器叫“觽”(音西)不查字典大部分人根本不認識這個字。
觽是幹什麼用的呢?它呈牙狀,過去是一個解繩器,能把繩子的死扣解開。還有一個名字叫“衝牙”,過去解繩器有用虎牙,豬獠牙做過。繩子在歷史上非常地重要,古人出門要帶一根繩子,為什麼呢?繩子可以解困。比如去砍柴,砍完柴怎麼拿呢?拿繩一捆,揹著就回來了。遇到危險的時候,可能把繩子拴在哪兒,就逃脫了。繩子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
今天大部分人出門,除了登山以外,沒人帶根繩子,只有想不開才帶呢!很多少數民族同胞身上還會隨身帶著解繩器,因為經常要使用,我就見過使用過多次的豬獠牙,磨得鋥亮,很漂亮。
“觽”在《詩經》上有記載,特別有意思。《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觽。雖則佩觽,能不我知。”這首詩是以女孩的口吻寫的,我得翻譯一下:芄蘭是一種植物,長得非常茂盛,可能借此代表女孩子的心情。茂盛的芄蘭旁邊站著個男孩子,身上佩帶著觽。女孩子就說:“雖然你帶著觽,是個解釦的工具,科室你白帶著,不能解開我心中這個結。”佩觽;在古代是男子成年的標誌。女孩子有愛慕之情,但無法去表達,希望男孩子能夠明白她的心意,解開她心中的疙瘩。
觽還有什麼象徵意義呢?古人認為,它能解開這個疙瘩,就是說能變亂為治。面對一團亂麻,怎麼解開呢?後來人說快刀斬亂麻。古人不會,要拿觽一點點地解開。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一生中肯定要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問題盤根錯節,不是僅憑簡單的願望或者衝動就能快刀斬亂麻了。如果我們擁有觽這樣的工具,有用觽解釦這樣的心態,很多疙瘩是可以解開的。所以佩觽,當時也作為一個治亂的象徵。一個君王佩觽,表明有能力治亂,政治含義強大。
【隨侯之珠】
我們說戰國玉,不能不說曾侯乙墓。曾侯乙墓是戰國非常有名的大墓。整個出土過程拍成紀錄片,我看過無數遍,每次看都覺得驚心動魄。曾侯乙是什麼意思呢?曾是國名;侯是爵位,乙是名字。除了戰國七雄以外,當時南方還有很多小國,像曾國。曾國的國君就是曾侯乙。
曾侯乙墓的位置在文獻記載的隨國境內,就是今天湖北的隨州境內。那麼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考證曾國就是隨國,曾侯就是隨侯,因為沒有發現隨國相關文物。但這不是結論,只是一種說法。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的“隨和之寶”,“隨”就是隨侯之珠,指隨國的夜明珠。《淮南子?覽冥訓》說:“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最後這兩件寶貝都歸了秦國。隨侯之珠有個故事。有一次隨侯外出【52dzs】,在野外遇到一條受傷的大蛇,他命令手下救助,把這個蛇救了以後放。很多年以後,隨侯出去獰獵,滿載而歸,駕船到河中間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水一分為二,從裡面出來一條大蛇,含著一個珠,非常亮。那時已經是傍晚了,所有人都看到這顆珠子閃閃發光。大蛇把珠子放在船頭,然後致意而去。後來隨侯就想起來了,這條蛇就是他幾年前救過的那條。這顆珠子就是隨侯之珠,傳說中的夜明珠。那麼,曾侯乙墓中出土夜明珠了嗎?沒有,但出土了很多琉璃珠。琉璃珠就是玻璃珠,做成許多眼狀,你見到這個珠子,會覺得上面到處都是眼睛,俗稱“蜻蜓眼”, 蜻蜓是複眼嘛。夜明珠是什麼呢?其實並不新鮮,就是一種螢石。我見過,螢石在光線下可以吸收光,在黑暗中可以把光釋放出來。
【輝煌的曾侯乙】
1978年,發掘曾侯乙墓,文物的出土量令世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