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雙方大軍在一處開闊的曠野上相拒,洩泥歸對獲勝信心十足,從人數規模上來看,洩泥歸一方佔據著明顯的優勢,他趾高氣昂地指著對面鼓舞部眾:“打贏此戰,肥美的牧場、漂亮的女人、成群的牛羊,全族共享之”。 另一邊,步度根則憂心忡忡地看向身邊的糜照問:“糜將軍,你當真有把握?” “呿”,糜照用鼻子哧了一聲並沒答話,因為同樣的問題步度根已經翻來覆去不知道問了多少次,他實在懶得理會。 其實這事也不怪步度根,因為漢人軍隊的強大是銘刻在鮮卑人骨子裡的祖傳記憶,同時代的曹彰、閻柔、田豫、牽招等曹魏邊將也很好地用實際行動幫助步度根切身加深過印象。 所以在得到趙驥會派兵幫他與洩泥歸作戰的承諾後,忍氣吞聲多年的步度根就急不可耐地襲擊了洩泥歸的領地,然後就準備按照引誘對方深入,再和趙驥派來的援軍合力擊敗來犯之敵。 孰料,趙驥派來的竟然只有一千騎兵! 儘管那個姓糜的年輕漢人將領表現得自信滿滿,但步度根的心裡還是跟打水的桶一般七上八下的,要不是趙驥這些年在對魏作戰中威名大著,步度根差點就打算親自跑去請柯比能出面調停了,這樣做雖然估計會賠償大量的牲畜和財物,但至少可以保全族人性命。 草原上的作戰方式和漢人大為不同,此時還未被漢化的鮮卑人戰場組織度很低,打起仗來沒有什麼嚴整的軍陣,更多是憑藉騎士個人的武勇來殺傷敵人,雙方雜亂無章地來回賓士,不斷用手中的騎弓將箭矢拋射向對方的佇列。 洩泥歸的騎射本事不錯,在和一名步度根部的騎士馬頭交錯而過的一剎那,他一箭射中對方的肩窩,眼看著敵騎跌落馬下被踩成肉泥,他冷哼一聲,稍稍用力扯住左側的韁繩,引著胯下的軍馬兜圈迂迴,以便搶在對方調頭前多進行一輪拋射。 交戰雙方的個人武藝其實相差不大,但洩泥歸部在人數上佔據著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步度根部漸漸露出頹勢,在對方的壓迫下,他們兜圈迂迴的空間越來越小,戰馬也因此無法加速到最高速度。 與步兵不同,騎兵是離合之兵,作戰方式有些類似於後世的空軍,非常強調佔據能量優勢,所不同的是戰機的能量優勢包含了勢能(高度)和動能(速度),而戰馬則只有動能一項,也即是誰的速度快,誰獲勝的機率就更大。 洩泥歸部仗著人數更多,逐漸把步度根部的騎兵壓制在己方的弧形包圍圈內,失去速度的步度根部騎兵愈發吃力,然後雙方的優劣勢猶如滾雪球般越拉越大,直到洩泥歸部把對方完全壓縮在己方的圓形包圍圈中。 洩泥歸覺得今天步度根的表現有些反常,開戰以後,這傢伙就一直在親衛騎兵的拱衛下處於戰陣的最後方,並沒有親自上陣帶頭廝殺。 由於騎兵在作戰中需要保持機動,這就要求騎兵指揮官自身也必須具有良好的騎術才能跟隨大隊伍行動,而不能像步兵將領一樣遠遠待在後方,否則就難以在瞬息多變的戰場上第一時間發出正確的指令。 文官轉行的儒將哪怕能指揮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團作戰,也絕對無法親自指揮一支幾十人的小股騎兵作戰,這也是騎將為什麼非常重視個人武勇的原因。 洩泥歸雖然覺得反常,但他素來瞧不起整天喜歡把自己祖父當年怎樣怎樣掛在嘴邊唸叨的步度根,很自然就腦補認為步度根之所以不親自帶隊衝殺,要麼是怕了想溜,要麼就是病了騎不得馬,反正自己勝券在握,原因究竟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此時,被團團圍困的步度根心急如焚,眼看著洩泥歸部的騎兵繞著圓圈一面從自己眼前呼嘯而過,一面不斷把失去速度的自家部民射落馬下,他急道:“糜將軍,撐不住了,你要是再不出擊,我的族人就該死光啦”。 糜照輕蔑地瞥了步度根一眼,讓這些鮮卑人自相殘殺多消耗些原就是他的本意,現在也差不多了,他緩緩下令:“披甲,上馬,準備出擊”。 洩泥歸正殺得起勁,卻見一直把步度根拱衛在中心的敵方騎兵朝兩邊讓出一條衝鋒的通道來。 哼,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鮮卑人最看重勇士,洩泥歸有意在族人面前樹立威信,他立即帶領本部最勇猛的精銳騎士朝著對方讓開的出擊通道發起了反衝鋒,他知道那條通道的盡頭就是步度根所在的位置,如果能斬殺步度根的話,那些失去首領的牧民們很多都只能選擇依附自己。 殺呀!洩泥歸一馬當先悶頭衝了進去。 隨著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洩泥歸猛然驚覺對面的騎兵有些不對勁,他們並沒有盡情縱馬來達到最高馬速,反而刻意控制著速度,以便能否排成整齊的佇列……草原上是沒有這種騎兵作戰方式的,準確的說,漢人的騎兵也不會這樣作戰。 在馬鐙出現以前,胡人騎兵擅長騎射,漢人騎兵則因為冶煉技術更發達、組織度更高而偏向於透過近距離搏殺來建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