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冬去春來,又到了土地解凍、田畝返漿的時節,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全家生計都指望著田地收成的農人而言,這時多多耙地鬆土、施肥潤苗,便能指望秋天增一分收穫,關中平原上的莊稼地裡,隨處可見彎腰耕作的男女老少,一派繁忙的景象。
相比於剛入手時的民生凋敝,在楊戲、蔣琬、陳震、裴徽等先後四名主政者的精心治理下,經過數年發展的關中大地無論人口、田地還是工商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早已不是當年歷經董卓、郭李、馬超之亂後的樣子。
關中的發展潛力很大,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司馬懿之所以敢跟諸葛亮拼消耗,除了蜀漢天然處於不利的補給劣勢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司馬懿特別重視發展地方經濟。
司馬懿為官的一個特點和諸葛亮是一樣的,那就是走到哪裡就建設到哪裡,他主政雍涼後,把關中的民生髮展得很好,這也是後來南北朝時期佔據雍州的軍閥能供養起大軍的原因之一。
因為能夠呼叫河東的鹽、鐵資源,又打通了與河套、中原地區的商路,趙驥治下的關中比原時空中司馬懿的治下發展得更好。
“將軍,你已經犁了一畝地了,差不多夠了”,裴徽在趙驥身邊低聲說了一句。
作為主政者,趙驥如今的一言一行就代表著施政的風向,所以按照漢代勸農的傳統保留節目,趙驥需要在開春後親自下田犁地以示對農業的重視。
通常來說,主政者都是在自家莊園或者附近扶一扶犁、牽一牽牛就行了,或者出場主持一下春祭儀式,求求老天爺保佑風調雨順,連地都不用下,作秀嘛,表個姿態就行了。
但來自後世的趙驥比漢代金貴的世家子弟們更懂演戲演全套的道理,他真的挽起褲腿、赤著腳犁起了田來,因為他要行動告訴關中的官員們,我是真的真的非常重視農業收成。
鎮東將軍都這樣了,逼得裴徽、楊戲等一干陪同的官員也不得不脫了鞋子踩進冰冷的爛泥裡。
“文季、文然,感覺怎麼樣,累不累?”趙驥丟開手中的犁抹了一把汗,“這曲轅犁比以前的直犁效率高多了吧?”
趙驥走上田埂席地而坐,倒了兩碗水遞給裴徽和楊戲:“你倆都是做實事的能臣,但身上依舊還是脫不了世家子弟的那份清高勁兒,你們以為我是在作秀,是裝裝樣子給人看的,對吧?”
裴徽和楊戲雖然凍得雙腳都快失去知覺了,但哪敢抱怨半句,楊戲喝著水默不作聲,裴徽則連聲表示:“將軍重視農耕,此乃關中百姓之幸”。
“我的確是在作秀,就是作給你們這些治民的官員看的”。
“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我作這場秀就是想告訴你們,本將軍喜歡能深入民間、訪民實情、知民疾苦的官員,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你們要是連耕地有多辛苦都不知道,又怎麼制定勸農的政策呢,光坐在官衙裡想就能想得出來嗎?”
“比如文季,你們河東裴家明明有實用的家傳製圖學問,你卻以為是無用的雜學,不願意費精力去研習,而更願意窮首苦讀經典,我不是說經典無用,而是想告訴你們,相比如通讀經典的大儒,本將軍更喜歡起用能經世濟民的實才”。
“就像陳奉宗,如果他不懂數術、技藝等所謂雜學的話,我能放心把鐵坊、兵曹司工坊這些都交給他去打理嗎”。
裴徽聞言心中一動,他知道自己如今之所以能成為事實上的雍州民事一把手,更多的是因為趙驥想要拉攏河東世家,京兆太守楊戲、河東太守陳祗才是趙驥真正的心腹,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討得趙驥歡心,以便當上真正的一州刺史,趙驥如今倒是把路子給親口講出來了。
原來鎮東將軍喜歡這樣的官員。
除了給屬下的官員樹立一個正確的施政觀以外,其實趙驥還有一個不便公開宣諸於口的原因,今年的秋收對他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今年是公元234年,也就是蜀漢建興十二年,距離首次北伐已經過去了五年多時間了,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諸葛亮會在這一年發動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北伐。
趙驥算過,因為北伐的糧食消耗大同小異,諸葛亮在眼下這個時空中的北伐時間點與原本的軌跡幾乎一致。
建興六年,諸葛亮首次兵出祁山,結果被張合擊退,兩個時空的過程都差不多。
建興七年,諸葛亮出兵收復武都、陰平二郡,只不過與原本的軌跡不同的是,這一次他沒去打陳倉。
建興九年,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原本的軌跡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