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趙不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葛亮走出祁山道進入平地後,魏軍騎兵的沿途騷擾就從沒中斷過,不是襲擊輜重就是半夜放火。

張合本以為漢軍會在自己的襲擾下苦不堪言,但事與願違,諸葛亮對張合的這套戰術早有預料,他在漢中時就制定了各種詳細的應對措施,並讓士卒訓練純熟。

比如行軍時遇到小股騎兵襲擾就讓馬岱去對付,步兵則不準停下,再比如輜重部隊使用偏廂車運糧,並配備硬弩,魏軍騎兵離得遠了就不理會,離得近了就是一輪齊射之類等等。

在諸葛亮的反制下,漢軍除了行軍速度稍微慢了一丁點,其餘幾乎未受影響,反倒是張合那邊損失了一批騎兵,張合後來乾脆放棄了襲擾,把軍隊集中到上邽西邊,準備和諸葛亮來場堂堂正正的會戰。

諸葛亮並不拒絕張合的邀戰,他信心十足的帶兵直抵上邽紮下營寨。

諸葛亮的信心是有依仗的,他打仗有兩個特點,首先就是把提升軍隊戰鬥力放在第一位,他非常重視武器裝備的研製配發,用他姓氏命名的諸葛連弩流傳千年後仍然廣為人知,以擅長機械聞名的馬鈞留載史冊的一項功績就是成功仿製出了連弩,諸葛亮的工科天賦由此可見一斑。

同時諸葛亮還十分重視日常訓練,士卒不僅要練習個人搏殺技術,還要練習修築工事、基礎戰術、軍中條令等內容,蜀漢滅亡後,司馬昭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成都搬取諸葛亮的練兵書籍,西晉名將馬隆後來就照抄了諸葛亮的方法練兵,然後以少擊多大敗橫行西北的鮮卑軍隊。

諸葛亮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謀定而後動,從諸葛亮的歷次北伐來看,他在戰役層面的思路非常清晰,雖然談不上演義裡那般算無遺策,但對敵人可能的戰役動作基本都提前作了通盤預案,除非對方的戰役思路是無解的,比如司馬懿那種只守不攻跟你拼消耗的打法。

諸葛亮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在臨場指揮上與張合的差距,所以他此戰選擇了穩步推進的方式,一步步把張合逼到了不得不跟自己硬對硬打呆仗的困境中,以便最大程度的揚長避短。

諸葛亮和張合現在都是誰先動手誰吃虧,如果諸葛亮主動發起攻擊的話,張合就可以憑藉騎兵的機動優勢進行拉扯,直到以步兵為主的漢軍露出破綻後給予致命一擊,而如果張合主動發起攻擊的話,他就不得不拿騎兵去衝擊漢軍的步兵大陣,這大概是諸葛亮最願意看到的情景。

隴西戰場一時陷入對峙,但諸葛亮顯然早就預見到了這一幕,他在發現張合沒有主動進攻的意願後,立即分兵一半親自指揮攻打郭淮鎮守的上邽城,讓魏延率領剩餘一半兵力立陣護住自己的側後,只等張合前來救援。

在探明諸葛亮和張合已經開始主力決戰後,一直在關隴道里扮烏龜的張表才開始前進,趕來上邽城下與諸葛亮會師。

諸葛亮沒有責備姍姍來遲的張表,只是把他帶來的這六千兵馬併入了自己的麾下接受統一指揮,張表在諸葛亮面前一聲也不敢呲,諸葛亮喊他攻東牆他就決不往西牆看一眼,表現得整就一個乖巧可言。

相比首次北伐,諸葛亮這次對攻城戰有經驗得多,看來在漢中沒少在這方面下功夫,充分體現了透過戰爭學習戰爭這句話的精髓,漢軍一上來就是雲梯、衝車齊上陣,地下還有專門的工兵往城內挖掘地道。

上邽城內的郭淮頓時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好在他也是個經久戰陣的宿將,在應對冷兵器時代的傳統攻城戰上很有經驗,把諸葛亮的攻勢一一化解,只不過諸葛亮仗著兵力優勢,物資、器械等準備也非常充足,郭淮很快就陷入了左支右絀的境地。

張合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拿騎兵去撞嚴陣以待的步兵大陣不是他的風格,張合率領騎兵故意露出各種破綻引誘漢軍主動攻擊自己,可受了諸葛亮嚴令的魏延根本不為所動,反正你不來我就不去。

魏延這兩年多三年來是他這輩子最鬱悶的一段時間,他的用兵風格和諸葛亮不是一路的,所以提的計謀多不被採納,而且諸葛亮為防這個政治低能兒也腦子熱模仿趙驥玩一出擅自行動,所以每次出征都刻意把魏延留在身邊,從不讓他單獨行動,就連第三次北伐攻打武都、陰平二郡都是讓陳式獨領一軍。

“可惜老子這麼勇,卻落得當個死守之人”,魏延望著遠處花招百出的張合就氣不打一處來,他自認為不比張合差,卻只能按照諸葛亮的部署聽令行事,完全沒有半點兒個人發揮空間。

“鎮北將軍可安好?”魏延身後傳來一聲問候,他回頭一看,竟是許久未見的張表。

魏延冷哼一聲,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人在大唐,開局無雙

人在大唐,開局無雙

乖慫小明
武德二年末,柏壁之戰即將爆發,王運剛入大唐。沒想到自己竟是李淵嫡親外甥,李世民的嫡親表弟。什麼,還算是在竇皇后膝下長大的?這關係,再加上李淵護犢子與任人唯親的性子……嘖……這個大唐,那不放開了耍?
仙俠 連載 15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