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立了水力鑽床兩百座,一個月可以鑽取銃管一千根,需要人手不過五十人。餘者工匠都在打製其它部位,月可生產火銃近千門。
由於增加人手,加上新開設水力鍛床數十座,盔甲廠一個月成品兩百副全甲也很輕鬆。各廠規模的擴大,對鐵料的需求急速增多,打製一千門火銃,需要熟鐵四萬斤。打製精良鐵甲二百副,需要熟鐵三萬多斤。還要打製腰刀長槍等武器,各方需要鐵料都是天文數字——相對此時的大明而言。
旺盛的需求下,喬甸山那個鐵礦礦工急速增加到一千人,他們大量使用火藥開礦,使火藥廠的工匠也急速增加到三百多人。
論起生產能力,易飛現在的軍工科在整個大明算是出類拔萃。
不過易飛也發現一個問題,就算以自己極為出眾的生產力,火銃還好從崇禎七年一直到現在幾年中,自己門下打製出來的盔甲,竟比不過一次性從清兵手上搶奪的盔甲數目。
六月與建奴一戰,此戰自己奪回各樣甲冑近萬具,相當自己所有工匠日夜打造五年盔甲數。
雖吃驚這個發現,易飛也不會因此停下自己軍中的武器打造與研製,造不如搶,那是流寇思想,易飛一向鄙視。
算算自己軍中原來盔甲,還有從清兵手中奪回的盔甲數,朝廷拔下的盔甲等,易飛現在己經有盔甲一萬六千餘副。其中鐵甲約二千五百副,還有眾多的棉甲與鎖子甲。
從清兵手中奪回的盔甲運回鎮西衛後,鎮西衛製作盔甲與軍服的工匠日夜趕工,將它們改造成大明軍隊的甲冑樣式。如果這些盔甲未來全部裝備軍隊,鎮西軍豪華的裝備陣容在大明各將穩排第一。
“自生火銃的打製進展如何?”對於與李闖一戰中大出風頭的魯密銃,易飛也是十分的嚮往,但是他知道這種技術積累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成行的,退而求其次,得到自生火銃也是十分不錯。
“大人見諒,相比於鳥銃,自生火銃匠工們還不太熟悉,如今匠工們依舊在磨合,產量還是不盡人意。不過,平均每天一百五十杆火銃,卑職可以保證!”程樂答道。
易飛點點頭,心情舒暢的詳細觀看各處廠房,從火藥廠一直看到火銃廠。相比當初的凌亂,現在各廠完善了許多,也不再有工匠缺失之慮。
易飛解救回來的十多萬百姓,加上那些流入平虜、安東兩衛的闖軍流民,內中至少有好幾千的工匠。這些工匠一一被統計出來,紛紛送入鎮西衛各匠坊中,只要易飛錢糧跟得上,未來在幾年之內,他都不會有工匠之缺。
易飛主要為燧發槍而來,這個技術在鎮西衛算成熟了。他的軍中,就有百多門張維世發給的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有了實物參照,打製起來就更容易了。
比起礙手礙腳,雨天無法使用,作戰要拖根長長點燃火繩的火繩槍,燧發槍頗有優勢。當然,燧發槍不是沒有毛病,燧石冒出的火星經常不足以引燃火藥,使啞火現象時有發生。扣動扳機需要很大的力度,從而影響精度。
燧發槍還有一個嚴重缺點,就是延時發射。從扣動扳機到真正射出,有一個明顯的延遲過程。任何對移動的目標開火,射手射擊前都必須考慮這個問題,而且沒有任何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雖說燧發槍有這一系列毛病,價效比遠遠比不過同時代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火繩槍,不過歷史證明燧發槍是未來火器發展的趨勢,易飛還是決定大力發展。
有了燧發槍,就可以考慮用刺刀代替長矛,這也是大勢所趨。
不過初期刺刀的安裝與加工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製造刺刀對鋼質要求極高,相關冶金生產難度極大,沒有優質鋼鐵,造出的刺刀沒刺兩下子,或是撞下盾牌就斷了,然後被對方砍死刺死。
曾有例子,二戰後期日軍由於缺乏鋼材,導致造出的刺刀質量飛速下降,刺刀刺入人體後飛快變彎或者折斷。
沒有優質鋼鐵,造出的不合格刺刀在肉搏上沒有絲毫優勢。而且要造刺刀,對火銃上套筒、卡座之類的配套裝置精度要求非常高,對現在鎮西衛手工工廠的生產是個嚴峻的挑戰。
刺刀必須能快速裝卸,裝卸部分相對精密的零件容易損壞,增加成本。刺刀比大刀、長矛之類的武器更容易損毀,原因其插上去前,充其量不過是一把輕匕首
當然,火銃使用刺刀也有優勢,因為不需要專門的長槍兵了。
這利弊間的權衡,讓易飛還沒決定軍中是否要使用刺刀,還是暫緩數年,等技術成熟後再說?帶著這個心思,易飛仔細巡察著屈野河邊軍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