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事,詣孔廟,焚所穿儒服,拜先師,舉義旗,年僅22歲。隆武皇帝表其忠,賜國姓“朱”,時人尊稱其為“國姓爺”,一呼百應,東南半壁抗清復明的鬥爭如火似荼。
1658年,鄭成功以80萬人大舉北上,意在攻佔南京。出師前滿腹豪情地賦詩曰:“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經數次血戰,鄭成功的大軍於次年敗於金陵城下,最後不得不退駐廈門,以廈門、金門兩地死撐著南明的空架子,處境十分險惡。
1661年,鄭成功採納了何斌的建議,在廈門召開會議,宣佈進攻臺灣。
1661年4月21日即農曆3月23日,鄭成功親率2萬餘人的大軍,分乘船舢200餘艘,從金門起航,浩浩蕩蕩地乘風破浪駛向臺灣。
1661年4月30日上午7點30分,鄭成功率領他的軍隊登上了臺灣島。與此同時,約60艘最大最強的戰船亦接近荷蘭艦隻,雙方開始海戰。鄭成功取得制海權。
在鄭軍成功登陸的第二天,決定臺灣命運的陸上搏殺開始了。荷蘭人以為中國人都是文弱儒生,不能打仗的,25箇中國人也不能抵抗一個荷蘭人,於是以12人為一隊前進,到了相當接近時,就向中國兵開火。中國人報以無數的箭和火槍。180名荷蘭士兵全部被鄭軍消滅。
鄭成功於海、陸兩路分別擊敗荷蘭人的抵抗後,將荷蘭人在臺灣的兩座城堡安平城(即赤嵌城)和羅汶蒂亞城團團圍住,兩次派人去向荷蘭人招降。
鄭成功估計荷蘭人很難說服,於是發出最後通牒說:“我限你們在明天早晨8點以前決定,如果你們情願退出臺灣島,那麼只掛白旗,如果你們寧願抵抗,那麼只掛血旗就是了!”
荷蘭人狡猾地不掛白旗,也不掛血旗,自恃城堡堅實,城內儲糧豐富,水源充足,且援兵可能將至。
鄭成功出於種種考慮並未全力攻安平城,而是先以威懾力量迫使羅汶蒂亞的荷蘭人投降,再對安平城進行圍困。
時至8月12日,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的700名援兵來到臺灣,給荷蘭人的頭子揆一極大安慰,以為可以扭轉局勢,遂於9月16日對鄭軍發動主動進攻。
這一天的戰鬥使荷蘭殖民者真正嚐到了鄭軍厲害,結果3艘小艦被鄭軍奪取,2艘大艦擱淺,1艘被鄭軍擊毀,荷軍傷亡130餘人,在明顯要戰敗的情況下,揆一不得不決定掛白旗投降。
鄭成功率軍歷經9個多月的艱苦戰鬥,在臺灣島內人民的支援下,終於迫使荷蘭殖民者頭目揆一於1662年1月簽訂了18條降約,自此臺灣結束了荷蘭的殖民統治,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後人為此役賦詩道:“殖民略地日觀兵,夾板威風撼四溟,莫說東方男子少,赤嵌城下拜延平。”詩中的“延平”指鄭成功,時官拜延平郡王。
鄭成功收復臺灣(2)
荷蘭一位勳爵曾說過:“以我們歐洲人的準則來判斷中國,沒有比這更能使人犯錯誤的了。”那位向鄭成功投降的揆一後來寫過一本書叫《被遺誤的臺灣》。從書名看,彷彿浸透著無限的失落感。臺灣的確被荷蘭人“遺誤”了。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曾因他們的肆意掠奪而滴過血。然而,此刻的荷蘭人對於臺灣卻只有揮淚別語了。
鄭成功最大的歷史功績就在於他驅逐了佔據臺灣的荷蘭殖民者,並大規模地、有組織地移民臺灣,開發臺灣,使臺灣引進了明朝中國的政府組織,他不愧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可惜這位時人敬仰的“國姓爺”進臺不久,即於1662年6月23日病逝。當時清康熙帝聞訊曾挽一聯遠吊鄭成功這位忠君愛國的南明孤臣。聯曰:“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大帝完成了中華一統
鄭成功去世後,由他的長子鄭經繼位。新興的清王朝念念不忘威脅自己王朝的南明勢力,於是對臺採取了遷界之策,將大陸沿海各省海邊居民盡遷入內地,離海30裡村居民宅全部燒燬,製造“無人區”,以此堵絕臺灣與大陸的聯絡。因為清廷的封鎖,臺灣非常缺糧,鄭經決定從大陸沿海招納大量流亡人口,鄭經對外實行開放政策。並與英商簽訂了通商協議。此後,每年有幾艘英船載著步槍、火藥、精細器皿來臺與臺灣的香料、蔗糖等物質交換,使清廷的封鎖政策對臺灣沒有什麼效果。鄭經雄心勃勃,欲揚先父的雄姿收復中原,然而他心有餘而力不足,雖兩次渡海出師西征福建,但敗得很狼狽,手下20萬大軍投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