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帝內經》中所說的“肥人”,其實就是“脂人”,指的就是體形可能不是很大,但是面板緊繃有彈性,肌肉、皮下脂肪堅硬的人。“膏人”就是面板鬆弛,肌肉鬆軟,甚至按之有凹陷,長著啤酒肚,臉蛋兒嘟嚕下垂的胖子。肉人是體形大,但是上下勻稱,面板不緊繃也不鬆弛,也就是皮肉不分離。
一般說來,膏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胖子,他們多氣少血,這些人容易生熱,耐寒不耐熱。但是這些人陰血化生不足,往往容易脫髮、失眠。特別是衝任陰血不足的時候,胖女人甚至出現閉經,男人有的也會出現髭鬚稀疏。一般來講,我們透過調理元氣和三焦之氣,化膏肓生陰血,不僅可以治療不孕不育症,而且也為現代的肥胖病治療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
“肉人”,體形碩大勻稱,毛髮濃密,在美國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人。這種人來尋求減肥,其實是在減重、減肉。控制飲食,調理脾的功能,採用放血療法,對於這些人是有效的。
“脂人”一般說來就是小精豆子形的人,拿破崙、鄧小平似的人物,怎麼吃也不胖,也不長個,但是血清氣滑,有著勃勃生機。
國內外現在視油脂如惡魔,各種食品都標明自己不含脂肪。人體又不是試管,你灌進去什麼就有什麼。你不喂脂肪,他一樣會合成脂肪。與攝入相比,提高人體臟腑的功能才是主要的。
飢 餓(1)
簡化字“飢”源於兩個字,一是“饑”,另外一個是“錚�薄�
“饑”是五穀不熟,收成不好的意思。《墨子·七患》有“五穀不熟謂之饑”的說法。《說文解字》認同這一解釋:“谷不熟為饑。”所謂五穀是中國人播種的五種主要糧食作物,也是國人的主食,指粟(穀子、小米)、稻(大米、粳米、糯米)、麥(小麥,磨成粉就是白麵)、黍(黃黏米、黃粱、北方人吃的黃糕面)、菽(豆類)。作為農耕民族,一旦沒有了糧食,就會陷入深重的災難。《韓非子·外儲說上》中說“齊嘗大飢,道旁餓死者不可數也”。意思是說齊國曾經出現大面積的五穀不熟,顆粒無收的情況,導致無數的人餓死在逃荒的路上。導致飢的原因,有夏天不熱,連綿陰雨,陽光照射不足,五穀無法成熟,當然過於乾旱,莊稼一樣無法灌漿結籽。還有就是戰亂動盪,延遲播種,耽誤農時。水旱蝗災,天災人禍,不一而足。
“飢”的同義詞有“荒”。“荒”是田裡長草,“撂荒”就是放棄耕種,以至於耕田裡面長滿野草。“破天荒”的意思就是某地累年無人考取功名,如同撂荒一般,突然有人考中,就像荒草裡面長出一棵莊稼。“飢”、“荒”兩個字經常連用。農夫辛苦種的莊稼顆粒無收,農田裡長滿了荒草。有道是:“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需斬萬竿。”五穀不熟的話,人們只好去吃荒草、野菜。
“飢”的同義詞還有“饉”。“饉”比“飢”更嚴重,別說五穀不熟,連野菜、樹皮都沒有。“飢”的反義詞是“豐”、“稔”、“穰”,都是谷熟、足收的意思。
另外一個“錚�筆淺允巢蛔恪⒉還壞囊饉肌!妒�こ路紜ず餉擰紛ⅲ骸凹⒄擼�蛔閿謔騁病!薄盾髯印と偃琛罰骸凹⒍��常�����!彼檔氖僑說畝親湧樟司拖氤遠�鰨�倫諾ケ「芯鹺�渚拖爰右路�E�!堵酃笏謔琛罰骸叭飼橐蝗詹輝偈常�蚣ⅰ!彼檔氖僑說囊話闈榭觶�惶觳懷粵蕉俜咕臀賦�招榱恕�
“飢”的同義詞有“餒”,也就是氣力不足的意思。“飢”的反義詞是“飽滿”。《靈樞·百病始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意思是說,足陽明胃如果有食積的話,病人吃飽了的時候就會胃痛,而胃排空了就舒服。
“飢”的概念是相對的,一是攝入食物的質、量不足。比如人肚子空了,光喝水灌個水飽,吃瓜果撐得肚兒圓都沒用,一泡尿就沒了。光吃碳水化合物或纖維含量高的大米、玉米、蔬菜等食物也是不耐飢的。只有攝入植物蛋白、植物油脂含量較高的食物,胃的排空時間才相對會延長,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以後提供的能量才會充足。所以我老家山西大同有“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的說法。當然最耐飢的就是肉類,還能解餓除饞。
導致飢的另外的原因就是消化功能過強。飲食屬於陰,胃腸消解功能屬陽。飢的狀態就是胃腸陰不足,陽相對有餘。六腑以通為用,胃腸蠕動、虛實更迭、飢飽交替是常態。病態的情況之一就是胃火旺盛,消解排空能力過亢,出現消谷善飢的症狀。《素問·平人氣象論篇》:“已食如飢者,胃疸。”說的就是胃的消化能力特別強的人,剛吃完飯肚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