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記事以後還沒有見過爸爸的松枝,又眼生,又不願離開左右,當爸爸問她話時,卻又害羞地躲開了。看到這親切而又陌生的女兒,眨眼之間已長成14歲的少女,徐向前感慨萬千。
松枝的名字是爺爺給起的,多少有點講究:世道越來越黑暗,家境越來越貧寒,她又是又女孩子,希望能像蒼松的幼枝一樣耐寒霜。松枝確實是個苦命的孩子。生下來,母親奶水很少,不夠她吃。一歲多時.父親又離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沒多久,母親又得了不治之症,命喪黃泉。松枝雖在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撫養下長大的。1925年他脫離國民二軍回家探親時,松枝正在牙牙學語,口裡喊著“大大”,伸著小手要他抱。而如今卻生疏、羞怯得不敢到跟前來。倒是兩個外甥圍前圍後地要求他把他們帶到部隊去,上前線打日本。徐向前尊敬兩個姐姐,從小聽她們的話。在他看來,姐姐們的話同母親的話具有同樣的效力。在姐姐沒說話之前,一直沒答應。當姐姐說:“行”時,他才答應下來。後來這兩個孩子在抗日戰爭中都犧牲了。大姐的兒子郭富安同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一起殉難;二姐的兒子趙希聖陣亡於“百團大戰”期間。
這次探家之後,直到1941年,松枝已是18歲婷婷玉立的大姑娘,長得方面桃腮,酷似她的母親。聶榮臻派人把她接到八路軍,後來又到延安,父女倆才有機會再見面。但此時的松枝已不可能象幼時那樣親近父親,此後也一直保持著同志式的客氣,把對父親的深情和敬愛埋藏在心底。徐向前常常為此暗自神傷。但看到聰明好學的女兒,很快成長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名軍醫,他又感到無限欣慰。
好在徐向前滿腔的父愛很快有了新的寄託。1947年2月,黃傑在山西長治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徐魯溪。後來他們又有了一兒一女:徐小巖和徐小濤。
步入中年的徐向前,再也捨不得輕易放棄做父親的責任。
除了去前線打仗,他盡一切可能和妻兒在一起,就是去後方養病,他也要他們一同前往。徐向前在養病期間,為了調節身心,增進體力,常以自己喜好的粵曲拉拉胡琴,或是敲敲揚琴。不過他的琴技實在不高明。有一次5歲的女兒魯溪,聽到琴聲天真地說:“爸爸又在殺雞哩!”徐向前聽了,大笑著放下手中的琴,把女兒攬在懷裡親了又親。年過半百才真正享受到天倫之樂,這份兒女之情對他是何等珍貴啊。不過他畢竟是位軍人,強烈的責任感總能使他在關鍵時刻理智戰勝感情。所以他能多次離開幼子,奔赴前線。臨終前還不忘囑吒兒女們“永遠跟著黨走”。
令他痛心的是文革期間反動的“血統論”甚囂塵上,凡高幹子女都被揪。在他被“疏散”到河南開封后,孩子們受他的牽連,也遭厄運:女兒徐魯溪在大學裡被打成“五·一六”分子,送往五七幹校;小女兒徐小濤才18歲,想當兵沒單位接收,去建設兵團也不要,後來走了“後門”,才當上內蒙生產建設兵團軍墾戰士;兒子徐小巖算是最好的,在遠方部隊服役。年邁而孤獨的徐向前,身邊沒有一個親人,生活也沒有一絲樂趣。他心中牽掛妻子和兒女,卻無能為力。他是被“疏散”的人中最後一個回北京的。這一切,直到他重新復出,才冰消雪融。
徐向前像所有的父親一樣,需要溫情,需要兒女的感情愛撫,更需要向兒女們輸出父愛。他很幸運,他得到了。
3 奇特的性格之謎
文雅、謙和、細緻、堅韌,幾乎所有見到徐向前的人都會得到一種與預想截然相反的印象,他們說:“徐帥像個教書先生。”好奇的人們細細地思索其性格歷程,不由得生髮出諸多感慨來
3.1 書生與武將
人們都知道徐向前是一位貨真價實的軍人。可所有見過他的人,又一致認定他是一個知識分子型別的人,常常用“教書先生”或“小學校長”這樣的詞來形容他。的確,徐向前的外在形象和性格特徵,很難使人與他所建立的豐功偉業聯想到一起。然而,這種性格與職業的反差,正是徐向前作為元帥所獨具的個性魅力之所在。那麼他是如何將“書生”與“武將”這兩種不同型別人物的性格特徵統一於一身的呢?
每個人性格的形成,都同自己的成長曆程與雙親性格的濡染分不開。徐向前也不例外。
徐向前小時候,父親多在外謀生,他整天跟著母親屋裡屋外轉。
他的母親姓趙,名金鑾,生於1862年,長在離徐家不遠的槐陰村,家境與徐門相當。她中等個,眼近視,裹小腳,話不多,明事理,性格溫和,辦事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