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海疆重地,欲移總兵於此,而臺灣設副將,裁水、陸兩中營。總兵藍廷珍以為不可,上書總督滿保曰:“若果臺鎮移澎,則海疆危若累卵,部臣不識海外情形,憑臆妄斷,視澎湖太重,不知臺之視澎,猶太倉一粟爾。澎湖不過水麵一沙堆,山不能長樹木,地不能生米粟,人民不足資捍禦,形勢不足為依據。若一二月舟楫不通,則不待戰自斃矣。臺灣沃野千里,山海形勢,皆非尋常,其地亞於福建一省。論理尚當增兵,易總兵而設提督五營,方足彈壓。乃兵不增而反減,又欲調離其帥於二三百里之海中,而以副將處之乎?臺灣總兵果易以副將,則水陸相去咫尺,兩副將豈能相下?南北二路參將止去副將一階,豈能俯聽調遣?各人自大,不相統屬,萬一有事,呼應不靈,移誤封疆,誰任其咎?澎湖至臺雖僅二百餘里,順風揚帆,一日可到。若天時不清,臺颶連綿,浹旬累月,莫能飛渡,凡百事宜,鞭長莫及。以澎湖總兵控制檯灣,猶執牛尾一毛,欲制全牛,雖有孟賁之力無所用之,何異棄臺灣乎?臺灣一去,漳、泉先害,閩、浙、江、廣俱各寢食不寧,即山左、遼陽皆有邊患。廷珍無識,以為此土萬不可委去,若遵部議而行,必誤封疆。望恕狂瞽,且賜明示。”滿保入告,提督姚堂以為言,乃罷議。
雍正二年,詔曰:“臺灣換班兵丁,戍守海外巖疆,在臺支給糧餉,其家口若無力養贍,則戍守必致分心。每月著戶給米一斗。唯內地米少,可動支臺米,運至廈門,交與地方官,按戶給發,務使均沾實惠。”是為眷米之始。五年,詔曰:“臺灣防汛兵丁,例由內地派往更換,而該營將弁往往不將勤慎誠實得力之人派往,以是兵丁到臺,不遵約束,放肆生事。歷來積弊,朕甚患之。嗣後臺灣班兵,著該營官挑選派往。如有不法,或經發覺,該營官一併議處。”六年,總兵王郡奏言:“臺灣換班兵丁,例由內地派撥,而其中有識字柁工、繚手、鬥手、碇手等,向來多系僱募,本地之人冒頂姓名,並非實有兵丁。請照隨丁之例,就地招募。”詔以“海洋操練水師,柁、繚、鬥、碇關係甚重,若不換內地兵丁,而常令彼地之人執司其事,似有末便。應於換班之內,挑選學習,著兵部妥議具奏。”初,班兵來臺之後,鄉里不同,互分氣類,故從前分散各處,至是王郡奏請廢止,以便訓練。不許。詔曰:“駐臺兵丁軍器,悉系各營自制,是以易於破壞。然將內地精良軍器,給與臺軍,亦非善策。著該督撫於存公項內動支製造,務必堅利精良。至臺之日,又著巡視御史會同該鎮查驗點收,倘有不堪使用者,即據實奏參。”七年,詔以臺灣兵丁,每年賞銀四萬兩,以為養贍家口之用。著總督等均勻分派,按期給發,以示朝廷恤兵之意。
第五部分軍備志(2)
初,朱一貴之役,漳浦藍鼎元從軍,以半線以北,地長八九百里,山海奧區,民番錯雜,而委之北路一營之兵,聚不足以及遠,散不足以樹威。議於半線劃設縣治,而設參將於竹塹,以固北鄙。十一年,詔升臺灣鎮總兵為掛印總兵,給方印。添設城守營左右兩軍,改北路營為三營,以副將駐彰化,副以中營都司,而左營守備駐諸羅,右營守備駐竹塹,各有增設,於是臺灣之兵計有一萬二千六百七十名。然積弊漸深,軍律廢馳,兵驕將惰,為害閭閻,一旦有事,潰敗四出,而禍不可收拾矣。乾隆五十一年,彰化林爽文起事,鳳山莊大田應之,攻陷城邑,兵不能戰。詔命大將軍福康安領侍衛巴圖魯,以楚、蜀、粵、黔之兵九千至,歷戰數月,始平。則臺灣班兵之不可用也明矣。當是時,粵人化番效命軍前,頗收臂助。事後,奏設屯丁,旌表義民,添用馬兵,稍為整飭。時陽湖趙翼從軍在廈,以鹿港處彰化之口,勢控南北,議移縣治於此,駐紮總兵,居中排程。總督李侍堯韙之,未及入奏。五十三年,始以安平水師左營遊擊移駐鹿港。自是以來,北鄙日拓,遠逮噶瑪蘭,且及臺東。嘉慶十五年,改淡水都司為水師遊擊,兼管陸路,南至新莊,北及蘭界,而水師則逮蘇澳,以為臺北之干城。道光四年,又升水師遊擊為參將。其時淡水東北悉已開墾,移民麕至。而噶瑪蘭又為山海險阻,生番出沒,海寇窺伺,遠距淡水可六七日程,統御莫及。總督趙慎軫議移北路副將於竹塹,以右營守備為中營,中軍都司為左營,駐彰化,中軍守備為右營,駐艋牛�8=ㄋ�μ岫講豢桑�肆舾苯�謖沒���慌{置參將。
當是時,臺灣班兵積弊已甚,嘉義陳震曜上書大府,請裁綠營,募鄉勇。臺灣道亦主其議。同知姚瑩以為不可,議之曰:
“比聞大府檄下,議改臺灣班兵,召募土著。愚竊以為過矣。臺灣一鎮水陸十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