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議臺灣改設各事宜,並著一併妥議,毋稍遲延。”升澎湖副將為水師總兵,歸臺灣巡撫就近節制。四月,銘傳至福州,與昌濬合奏改設事宜。五月,奏請清賦。六月,奏設撫墾總局,以太常寺少卿林維源為全臺幫辦撫墾大臣。設善後、法審、官醫、伐木各局。九月,竹頭角番亂,討之。於是設定隘勇,改革屯政,從事撫墾。
十三年,建臺灣巡撫衙門。移北路協營於埔里社,駐副將。定大稻埕為外國人商埠。五月,奏設鐵路,議自基隆至恆春。設厘金、招商、清道、樟腦、磺油各局,開西學堂、番學堂、電報學堂。改築澎湖、基隆炮臺,以整剔軍務。八月,阿冷番亂,討之。
十四年,設臺灣府,領檯灣、彰化、雲林、苗栗四縣。改前臺灣府為臺南府,臺灣縣為安平縣。升臺東廳為直隸州,基隆通判為海防同知。建藩庫。頒行郵政。設煤務局於八堵,以候補道張席珍督辦,投費四十餘萬兩,內外臣工多所嫉忌,而臺灣紳士亦肆為蜚語。七月,銘傳革職留任。八月,清賦畢。彰化施九緞以丈費故,糾眾圍城,平之。卑南番亂,討之。
十五年春,建臺灣府考棚,各縣多建儒學,銘傳自蒞歲試。十一月,大嵙崁番亂,討之。
十六年春正月,蘇澳番亂,銘傳自將平之。二月,日本駐福州領事上野專一來臺考察,歸著一論,謂臺灣物產之富,礦產之豐,一切日用之物無所不備,誠天與之寶庫也。然以臺灣政治因循姑息,貨置於地,坐而不取,寧不可惜。若以東洋政策而論,則臺灣之將來,日本人不可不為之注意也。已而上海英領事亦來。三月,分戍各軍。九月,始鑄銀圓。飭各縣添設義塾。十月,銘傳以病奏請辭職,命布政使沈應奎署理,而臺灣籌設兩道、四府、二直隸州、十二縣之議,至是而止。
十七年春三月,以邵友濂任巡撫,新政盡廢。設通志局。秋,大嵙崁五指山番亂,討之。
十八年,建欽差行臺於臺北。六月,射不力番亂,討之。
十九年,建明志書院。澎湖兇,通判朱上泮重建義倉。
二十年,以臺北為省會,設南雅廳。三月,朝鮮事起,臺灣戒嚴,以布政使唐景崧署巡撫。
第二部分獨立紀(1)
光緒二十一年夏五月朔,臺灣人民自立為民主國,奉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
初,朝鮮事起,沿海戒嚴,清廷以臺灣為海疆重地,命巡撫邵友濂籌防務。友濂,文吏也,不知兵,復以在籍太僕寺正卿林維源為會辦。維源,淡水人,家鉅富。既又命福建水師提督楊岐珍、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為幫辦,各帶勇渡臺。二十年秋七月,永福率廣勇二營至臺南。八月,岐珍亦率十營入臺北,皆新募未練者。友濂檄提督張兆連統十三營駐基隆。基隆為臺北門戶,炮臺在焉。道員林朝棟統臺勇守獅球嶺,以固臺北之隘。提督李本清統七營駐滬尾,嗣以廖得勝代之,而臺南悉委永福排程。部署方定,友濂辭職去,以布政使唐景崧署巡撫。景崧亦文吏,無遠略。澎湖為臺之附庸,群島錯立,防守維艱。總兵周鎮邦率練勇八營駐防,覆命候補知府朱上泮以四營協守。
二十一年春正月,景崧奏曰:“臺灣戒嚴以來,增防裝置,一切情形,業經前撫臣邵友濂奏明在案。維日人今雖鴟張北洋,而其志未嘗一日忘臺灣,時時遊弋,測探海道,故臺灣防備無異臨敵。而臺南海上,霜降以後,波浪平靜,澎湖亦形勢俱重。恆春縣轄自大港口至鳳山枋寮,百有餘裡,前時日人曾盤踞半載,熟悉地理,漢奸尚有存者。而該處未設炮臺,且防營單薄,深恐敵兵乘虛上陸,故加意防禦。幫辦臺灣防務南澳鎮總兵官劉永福與臺灣鎮總兵官萬國本俱駐臺南府城,遙制恆春,誠恐鞭長莫及,故以萬國本專備安平旗後一帶沿岸,劉永福專備鳳山東港以至恆春。兩鎮臣相距僅百餘里,事機仍足互商,各勒部曲,以專責成。唯劉永福僅帶兩營,似不足以為佈置,乃急派委員至廣東,添募四營。而恆春東港現在防營,悉歸節制,以一事權,汰其疲弱,以濟新募之餉。此則南路續辦防務之情形也。夫爭臺灣者必爭澎湖,蓋以澎湖可泊兵船,以為根據。若我不能保澎湖,則臺灣陷於孤立,其勢難守。而澎湖之媽宮、西嶼,互相對峙,中隔海程二十里,最為扼要。現在練勇僅有八營,斷難兼顧。因派候補知府朱上泮帶勇四營並炮隊前往協防,又設水陸雷隊,分處要地。唯該處素乏米薪,一切糧餉軍裝,必須及時儲備,妥為接濟。現已竭力運往,俾無缺用。此則澎湖續辦防務之情形也。臺中為南北之樞紐,民情本易動搖,從來分扎勇營,僅以彈壓地方,故以今日形勢而觀,必有堅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