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乘勢攻下廬州,從而了卻朝廷的一樁心願,以邀功請賞。但若攻打廬州,勢必應該在短時間內完成,因為李秀成、陳玉成所率的十幾萬太平軍就駐紮在廬州附近,如果他們二人帶兵回來增援,不過三五日的路程。因此,這一仗打得還是非常冒險的。但李續賓、曾國華兩人此刻卻顧不得那麼多了。
咸豐八年十月,李續賓、曾國華率軍來到金牛鎮,此地就在三河鎮外。三河鎮是太平天國的一個糧草基地,對太平軍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它的前面是界河、馬柵河,後面是巢湖,金牛嶺居左,白石山居右,三河鎮與外界的聯絡僅有一條大道,因此,它的地形同一個酒葫蘆非常相似。此種地勢在軍事上易於把守,卻難以攻克。為了保險起見,太平軍還築了九個堅固的堡壘在鎮外防守。
從金牛鎮到三河鎮只有不到四十里地的距離,因此,李續賓、曾國華率隊在短短時間內便趕到了三河鎮外,經過幾天的戰鬥,將太平軍的九個堡壘全數攻破。正當三河鎮眼看就要被湘軍拿下時,局勢卻突然發生了變化,李秀成、陳玉成親率十二萬太平軍趕到三河鎮增援那裡的太平軍,將湘軍團團包圍。自半夜至第二天中午,僅用半天時間,太平軍便在三河鎮消滅了將近六千多湘軍,連李續賓、曾國華也都身死沙場。
咸豐帝對曾國華之死給予極高的褒獎。然而,有意思的是,關於曾國華之死的說法不一,還有人認為曾國華並非死於三河之戰中,而是於戰後一個月趁著夜深偷偷回到了曾國藩那裡。此事真是把曾國藩難倒了,因為咸豐帝已賜予“一門忠義”的匾額給曾家,對曾家給予了很高的褒獎,若此時咸豐帝知道曾國華尚在人世,那可就犯了欺君犯上的大罪了。因此曾國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向世人隱瞞曾國華還活著的事實,而把曾國華送去一所道觀讓他做了道士。
三河鎮之敗是湘軍組建以來所遭到的最慘重的一次失敗,靖港、九江之敗雖然慘重,但還沒有嚴重到在一場戰爭中死亡六千多名士兵。好在此次戰役曾國藩只是遙控,並未到前線親自指揮,否則,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第三部分:官場失意祁門遇險
1。降臨機遇
湘軍自咸豐八年十月三河鎮大敗後,士氣遭到了極大的挫傷。不得已之下,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在湖南把將近六千名湘勇召集到一起,前往支援曾國藩。或許是否極泰來,曾國荃居然帶領湘軍接連攻克了幾座堅城,使曾國藩的內心也感到了一絲安慰。
其時石達開已率重兵離開天京,進軍四川。咸豐帝怕石達開在四川成事,所以命令曾國藩帶領湘軍攻打石達開部。但曾國藩卻把眼光盯在收復南京上,所以竟然沒有聽從咸豐帝的指令,終使咸豐帝將已經下達的命令又收回了。咸豐九年十月,曾國藩定下計劃,準備兵分四路圍攻南京,與此同時,清軍江南大營因為遭到了太平軍的強大攻勢而全面潰敗,兩江總督何桂清敗逃,江蘇、浙江兩省的軍情非常危急。朝廷在盛怒之下,逮捕了何桂清,以致兩江總督這一職位暫時沒有人接替。當時,兩江總督掌管著對太平軍作戰的最高指揮權,其大權有很多人都夢寐以求,因此,誰能當上兩江總督,將意味著誰將掌握東南數省的命運。當時,曾國藩正第二次出山,帶領著湘軍對安慶進行圍攻。對於何桂清的戰敗,曾國藩並沒有非常地同情,因為自咸豐二年起,雖然各地團練是在朝廷的鼓勵下興辦的,但綠營兵仍然是對付太平軍的主力,團練只是起到補充和輔助的作用。江南大營的潰敗,預示著團練成為對付太平軍的主力。果然,在四月十九日,距江南大營潰敗才剛剛過了幾天,朝廷即下諭旨,命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
此諭旨對於曾國藩來說,毫無疑問是很大的驚喜,因為這意味著曾國藩在其後的用兵中,可以不受限制地對江南數省的軍事力量進行調動,同時,攻克南京的輝煌戰績,也一定能夠因為他親自指揮而成為現實。因此,接到任命書後,曾國藩在五月三日給咸豐帝寫了一份感激涕零的“謝恩折”。
2。貴人薦舉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何桂清被逮捕後,兩江總督一職的候選物件並非只有曾國藩一個人,至少像湖北巡撫胡林翼,還有薛煥等人,都在候選之列。
但是為什麼最終獲得此職的人卻是曾國藩呢?在唐浩明的《曾國藩》這部書裡,他這樣寫道,曾國藩之所以能署兩江總督,完全是因為肅順對他的舉薦,咸豐帝原是準備讓胡林翼署此任的,但他在此之前詢問了肅順的意見,肅順推薦了曾國藩。肅順還有意把此事寫信告訴胡林翼,並且讓他和曾國藩一同看了這封信,目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