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萬餘騎兵在前,在姜維部尚未完成陣式前,從陣側突圍而去,餘下約十萬餘騎兵,與姜維部展開慘烈廝殺。姜維部多數為步卒,運用車陣等器械,與安南騎兵周旋。
安國士兵善戰,此時絕地反擊,衝擊力異常強大,幾次搖動姜維部軍陣,若非姜維親兵力戰,估計這隊騎兵亦會突圍而去。
把守城東的張飛部距離此地最近,在姜維部欲來欲覺吃力之時,及時衝了過來,擔任阻擊主力,騎兵與騎兵間展開了慘烈的對決。
安國步卒兵數眾多,因為行速緩慢,此時趕到此處。姜維見敵軍兵勢浩大,招呼張飛喝令部下騎兵勿要與敵軍纏戰,繞到己軍陣後,步騎兵種配合,增加戰鬥威力。
馬超、張合、關平三部駐在外圍,離此地稍遠,但是三路兵馬都是騎兵,反應迅速,與趙雲、關興、張苞等漢族籍精兵基本同時趕到。
第二百六十八回 征服安國(九)
包圍部分水師在內的近八十萬中國主力參戰,與安國四十多萬殘餘力量進行對決。在姜維、張飛兩軍成功拖住安國主力之後,關羽指揮大軍對敵軍完成戰略包圍,然後讓各軍火炮營集中火力,對敵軍稠密之處進行密集射擊。
因為王道已經突圍,安國其餘將領互不統率,各自為戰,又被中國火炮轟散了陣容,因此雖然士兵拼命,但是仍然被中國大軍分割成幾塊,分段包圍起來。
中國軍隊歷來喜歡以多擊少,用少數兵力纏住敵軍其餘兵馬,集中兵力對敵軍的某一部分進行集殲。此戰因為是黑夜裡進行,各軍將領在指揮作戰時非常吃力。周瑜在側見指揮台上雖然火光輝煌,但是遠處士兵仍然看不見旗語,命令各軍動用訊號彈,通報訊息。
訊號彈在中國大軍遊擊北胡時首先使用,以後在發展過程中根據顏色、數量等,增加了許多功能,在黑夜裡發射訊號彈,能夠讓遠處兵將明白各部的所在位置,及敵軍兵力的部署情況,做到知己知彼。
一夜的廝殺,到黎明時已經結束,四十餘萬安國主力盡在此戰中喪生,逃出包圍到印安山林與王道會合的兵力不足十萬,已經無法對中國遠征軍造成威脅。中國遠征軍在此戰中損失不少,共有近十五萬士兵在此戰中喪生。
中國遠征軍出征安國時,共有水陸大軍一百五十萬,此時已減員為一百一十萬,其中陸軍兵力為六十五萬,水師兵力為四十五萬。儘管以四十萬損失換取安南主力近二百餘萬的覆滅,各將在戰後心情仍然很不平靜,畢竟大軍如此大幅度的減員,在遠征軍歷史上尚屬首次。
關羽在戰後休整幾日,聞知王道進入印安山脈後,帶領六十五萬陸軍隨後追擊。周瑜則統領水師開始佔領安國城池,安撫百姓,並通知長安派遣官員前來接管軍政之事。
王道在印安山林中,避開中國軍隊主力,在大山上與中國軍隊周旋,乘隙襲擊中國小股部隊。關羽因此苦惱不已,姜維獻計道:“印地山脈只有十餘個山頭,山上林木茂盛。我軍可以採用火攻,從東往西,放火燒山,如此安國殘兵無遮掩之處,山林中再無林果可以食用,如此可以盡殲敵軍。”
關羽採納姜維之計,命令各軍集中圍堵一個山頭,然後放火燒山,在確定此山中沒有安國士兵後,然後西進。此法果然奏效,安國大軍被擠到最西側的一個山頭上,據山防守,伺機突圍。
安國軍隊在遠征軍入山之後,因為馬匹在山中作戰反而不利,因此大多被殺掉作為軍糧,如今被圍於此地,欲要突圍也變得不大可能。
王道在山上看著山下欲要放火的遠征軍士兵,心中不由浮現末路的悲哀。山林燃起大火後,安國殘軍只有兩條出路,一是下山與遠征軍拼命,二是葬身於大火之中。
埃非隨在王道身側,見此險境,呼喝眾士兵在防禦圈外砍伐樹木,往山下扔去。王道最初不明其意,當山火燃起之後,發現埃非的做法果然見效,大火燒到砍伐之處,因為有段隔離地帶,大火併未引燃上來。
安國殘軍雖然逃過此劫,但是在山火燃完之後,沒有林木的遮掩,他們充分暴露在遠征軍的眼中。困守山上比下山送死要強出很多,因此王道決定要堅守此地。
大火燃了三日方息,安國殘軍的駐地開始暴露,四周黑壓壓的全是大火留下的跡象,只有山頂處依然綠意盎然。關羽在得知安國殘軍伐木解得山火之危,對姜維說道:“安國軍中必有能人。”
以六十餘萬裝備先進的精兵對付不足十萬缺少糧草的殘兵敗將,結局自然不須多言。中國的火炮先是轟鳴了幾日,解決了近一半的安國殘軍,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