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籌餉局」,到處巡迴講演革命,籌募軍餉。但據一些私人記述。中山此時日常生活都很難維持。武昌起義期間,他正在科羅拉多州典華城(Denver,亦譯但維爾或敦復)一家盧姓唐餐館中打工,當「企枱」(粵語茶房)。他原先對「武昌暴動」的訊息,並未有太強烈的反應。因為同樣的起義他已領導過十次了,何況這次的發動者和他並無直接關係呢!可是一天他正手捧餐盤自廚房出來為客人上茶時,忽然有一同事向他大叫一聲說:「老孫,你有份『電報』。」說著,那同事便把那份來電丟到「老孫」的餐盤中去。中山拆閱來電,不禁喜出望外。原來那電報(顯然是黃興打來的)是要他立刻束裝回國。因為革命情勢發展迅速,「中華民國」可能即將成立;一旦成立了,則首任「大總統」,實非君莫屬也。——果然,兩個多月以後,企枱老孫就真的做起中華民國的首任「臨時大總統」了。
科州盧家的故事
筆者寫出上段孫中山先生的軼事,朋友們驟讀之下,可能認為是稗官野史。其實這故事的真實性相當高。因為把這份電報丟到中山餐盤內的那位「企枱」,和這家餐館的主人盧瑞連君,據說在二次大戰期間,都還健在美國。盧君的長子盧琪新君曾任國民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