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2/4頁)
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解決問題。
但如何穩住鄭雄也讓王曉野煞費苦心!他向鄭雄解釋說,公司的經營業績繼續向好,為了將最新和最好的經營情況反映在招股書內,公司正在做追加審計。他把故事描述成公司主動要做追加審計,而非香港聯交所逼著要做,這對鄭雄的感覺大不一樣,他反而覺得公司很透明,是為股民著想。由於追加審計,發行時間稍稍延遲約十天左右。鄭雄聽到業績繼續向好,而推遲只是十天,便沒有太多懷疑。
他不得不幾面作戰!因為孫樹和仍不願合作,所以他除了每天給審計師打電話之外,還要給孫樹和打電話。除了向他彙報鼓舞人心的最新進展,還不斷要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然,他和朱倚雲必須保持熱線聯絡。在這種非常時刻,他既要讓這個女人溫柔的聲音鬆弛自己的緊張神經,又要透過她去給孫樹和做工作,不斷給孫樹和提供充滿希望的資訊,同時瞭解孫樹和的心理狀態。
王曉野清楚自己的處境:現在打的是一場絕地反擊戰!
絕地反擊是為了專案成功!可是成功了又如何?難道這就是幸福嗎?幸福的標準是什麼?幸福了又如何?難道幸福就是生命的終極意義嗎?問題背後還是問題,可王曉野的生命就是在如此叩問中度過的!危機時刻,人的問題才最真誠。看似不得究竟,人卻都處在創造“我是誰?”的漩流之中。漩流中的人犯暈,動作按照慣性不停,但是有的人暈著暈著就飄乎乎昇華了,而有的人卻暈得站不穩,倒了。王曉野的叩問在繼續,行動也在慣性中繼續,時而飄浮升騰,時而踉蹌跌倒,風景在不斷變幻。他想,他的風景就是他的命運。
終於,渤大機械那天傳來訊息:孫樹和決定與王曉野全力配合!他到底是被理說服?還是被形勢所逼迫?也許兩種原因都是!ABF與渤大機械的合作既賺了錢,也與孫樹和結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因此當孫樹和真心與王曉野合作時,ABF的退股難題便迎刃而解。
追加審計在二月底完成。香港聯交所這時也意識到該專案的成功對香港股市的重要性,便迅速為它安排了聆訊,並正式批准了其股票發行方案。王曉野的絕地反擊險勝,他終於衝出了黑暗!
但衝出黑暗之後的風景是什麼呢?
第二十八章 請君入甕 (1998年3月)
請君入甕 一(1)
果然,衝出四面楚歌的絕境之後,王曉野立即跳入了另一個戰場:價格之戰。因為股票價格還沒最後確定!也就是沒有降下來!
去年金融風暴初見端倪時,人們還以為這只是來也快、去也快的熱帶風暴,因此當時渤大機械的股票價格基本按正常供需確定,即每股發行價5。80港元,市盈率8。1倍,總髮行量2億股,融資總額11。6億港元。但現在已經是1998年2月,金融風暴已經肆虐整個亞洲,亞洲的
所有股市都大幅縮水,人們都期待新股發行價低於金融風暴前的價。現在已經不僅是期待,而是鄭雄和陳融的要求了。
鄭雄雖然在華北食品的股票上玩了漂亮的一把,但他十分清楚其成功主要取決於華北食品H股的超低價格。嚐到了一次甜頭,鄭雄自然希望類似的甜頭接踵而至。如果渤大機械H股的價格低不下來,這個莊也沒法做。如果莊家最初拿貨的價格就很高,然後再炒的價格就會高得令人生畏,很難將散戶吸引進來了。因為做莊的要點是:股份要高度集中,買價要儘量低!如果莊家因股價太高而放棄認購,專案又將陷入困境。但王曉野不敢輕易向孫樹和提出降價要求,因為降低股價就意味著總集資額大幅減少,孫樹和那剛剛振作的心情又會消沉,而他一消沉,上市可能又會變得遙遙無期!
王曉野只好對價格保持沉默,對誰也不提起這個敏感的話題。相反,他把大量精力都花在渤大機械上市的宣傳上。通常上市宣傳主要是為吸引投資者來認購這隻股票,但渤大機械H股的認購已經由鄭雄和陳融私下搞定了,宣傳似乎是多此一舉。但王曉野仍然熱情地安排包括電視、電臺、雜誌、報紙的各種媒體,對渤大機械的即將上市高調宣傳。一時間,關於渤大機械H股即將在香港上市的報導鋪天蓋地,標題醒目,如“渤大機械H股捲土重來”,“金融風暴之後的成功第一擊…渤大機械H股”等等。
這些密集的報導及耀眼的標題在香港股市經歷了風雨飄搖的三個月之後尤其引人注目,不僅大量散戶投資者留意到這隻股票,連渤大機械所在地的省、市領導以及中國環保工業部的領導都留意到了有關新聞,而且都認為渤大機械給他們爭了光,便紛紛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