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手高一手低,就轉了向,一轉,左勢變了右勢,下手成了上手。如此連環不斷,猶如炮拳一樣,只有出手沒有收手,所以被稱為“馬形炮”。
炮拳兩手有前後,馬形是兩隻手的炮拳,兩手齊出,好像呆板,但只要轉起來,呆板的也就變化無窮了。這個左右翻身的打法,不是翻胳膊,而是要把整個身子的重量從這邊翻到那邊。所以練馬形對出整勁,有好處。馬形有踐踏之意,動了手就不停,這個打法能先發制人。動手想快,光掄胳膊不行,腳下得踏上勁,手上才能快。所以馬形掄著胳膊卻練了腳。
馬形成就了,腳下有彈力,隨時可撩起傷人,衝著敵人的脛骨腳腕,撩上就踏,腳離地的時間越少越好。馬形的腿擊法,不是明目張膽,在掄胳膊的時候藏著。其中的巧妙,希望初學者,用“打一厘米”的方法好好揣摩,這是個容易使上的防身之技。
練武最好不動武,唐維祿教育我:“別人的好,一輩子不忘;別人的不是,轉頭就忘掉。這樣,你就能交到朋友了。”年輕人,心胸要大點,不要做“與惡狗爭食”的事,只要自己在理,不掄拳頭,也能找到公道。
練武人不信仙不信佛,就信一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尊重師長,可以學到好東西,幫助別人,可以增長豪情,氣概不凡,心智就提高了——這都是善報。
在寧河老家,流傳著我二姥爺王照②善有善報的故事。王家世代武官,王照年輕時也是彪悍的人,給鄉團訓練兵勇,冬天操練只穿小褂。一年春節,他在街上見到個賣紙筆小販在風裡凍著,就請他喝酒,知道是個落魄的讀書人,給了一筆錢要那人考功名。
清朝二品以上的官是慈禧管著,光緒要留著王照做實事,對他說:“委屈您做三品。”百日維新失敗,慈禧要殺王照,他得到訊息,沒回家就逃了,所以身上沒錢,逃到浙江某縣發現縣太爺就是當年的紙筆販子,便去相認,那人給了王照四百兩銀子,王照就用這四百兩逃到了日本——這是民間的說法。
清朝滅亡後,段祺瑞看上了王照的聲望,聘他做顧問,月薪八百大洋③,王照白拿錢不做事,他有點錢都用在他的發明——官話合音字母上了,印成小冊子大批奉送,官話注音字母就這樣推廣起來了。
我的父親李遜之不是王照的學生,但倆人師生相稱。唐詩宋詞清對聯,李遜之作對聯很機敏,常出風頭。王照很欣賞他,當時他死了妻子,我母親王若南當時已經和山西杭家定了親,而王照做主,退掉這門親,將我母親許配給我父親。王家的大小姐給人作續絃,王家很多人不同意,而王照說李遜之前途遠大,堅持下來。
後來我父親酗酒早逝,王家姐妹還常給我母親送錢,覺得三姐受了委屈,埋怨王照辦錯了事。王琦是我的老姨,比我母親小十幾歲,她出生的時候正是王家躲避仇殺時,因為總哭,一度打算把她在半路上扔掉。她後來嫁給了南開大學教授陳雲谷。
丁志濤一個人制止了兩村人的武鬥,這麼危險的事做下來,因而成名。我呢,沒做什麼事情也成名了,這多少沾了王照的光。當時王照滿國皆知,越是練武的就越尊重文化人,一聽說王照是我的長輩,便很注意我,傳得多了,我這小夥子就成了“二先生”。
青年時,我離家出走後,大事小事都聽唐師的安排,但一次唐師要給我說親,讓我娶一個武林前輩的女兒為妻,我猶豫了。這位前輩沒有兒子,娶了他女兒,就得把他的名聲也承擔下來,我只是在這件事上沒聽唐師的。我怕唐師跟我說之前,也跟這位前輩家打了招呼,所以這位前輩去世後,為避免尷尬,我就沒再和他的家人交往。
我年輕的時候,是浪得虛名,老了寫文章,又是浪得虛名。我在七十四歲出意外,床上癱了近兩個月,手腳不能動,神志不清。有人說我是煤氣中毒,有人說我是在八大處出了車禍,我自己對此沒有記憶。病歷寫的是小腦萎縮、腰部外傷。以我這半殘之身來現世,等於獻醜。
我沒有奇技絕招,只懂得些形意拳基本的東西,能有人願意聽,就說得多了點。
【註釋:】
『①起式九歌:
身:前俯後仰,其式無勁。左側右斜,皆身之病,正而似斜,斜而似正。
肩:頭宜上頂,肩順下垂,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隨,身力到手,肩之所為。
肱:左肱前伸,右肱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曲則不遠,直則力少。
手:右手在肋,左手齊胸。後者微拓,前者力伸,兩手皆覆,用力宜勻。
指:五指微分,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