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外合一見奇功;
從上至下,左右十四處打法,俱不離丹田之精。一拳百變,七拳緊相連,如林中射鳥,鳥應弦而落;草中擊蛇,蛇死槍響。往哪裡提防,哪裡封閉。
②維持一個姿勢大體不動,靜中求動的練功方法。形意拳主要樁法有渾圓樁、三體式、降龍樁、伏虎樁。
③形意拳沿襲春秋時代的五行相生相剋哲理。五行相生之道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之道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對應內臟,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五行對應五官,鼻通肺,目通肝,耳通腎,舌通心,人中通脾;五行對應拳法,劈拳屬金,崩拳屬木,鑽拳屬水,炮拳屬火,橫拳屬土。
形意拳以相生之理,強身祛病;以相剋之理,技擊應用。
由相生之理,故橫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鑽拳,鑽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橫拳。如萬物之於土,故橫拳能生各拳。
由相剋之理,故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橫拳,橫拳能克鑽拳,鑽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也。
④李存義論拳中人品:
夫習拳藝者,對己者十之七八,對人者,僅十之二三耳。拳藝之道,深無止境。得其淺者,一人敵,得其深者,何嘗不萬人敵耶!習拳固宜虛心,謙謹,非多歷年所熟復而無間斷,未足以致極境。能致極境者,一由於虛習,一由於恆心,設輒作輒止,安能望其深造耶!
練形意者勿求速效,勿生厭煩之心,務要有恆,作為自己一生始終修身之功課,不管效驗不效驗,如此練去,功夫自然而成。
餘練習拳學,終身未嘗有意一次用詐勝人,皆以實在功夫也。若以詐勝人,彼未必肯心服也,詐心有何益哉?與人相交總是光明正大,不能藏心,或是勝人或是敗人,心中自然明曉,皆能於道理有益也。
被人所敗亦不能用詐心也。餘所以練拳一生,總是以道服人也。以上諸先師常言,亦是餘一生經驗之事也,以後學者切記,雖然不用詐,不可不防詐,與人較量總要慎之慎之。』
乃知兵者是兇器
唐傳形意拳嚴守古法,保留了傳統中的幾項雜技,名為雜技,因為是打人冷不防的技巧,比如擒拿。
在唐傳形意拳中,用手去拿人,叫大小纏絲,用胳膊去拿人,叫野馬分鬃,用身子去拿人,叫懶驢臥道。用整個身體去拿人,是形意拳的特點,十拿九穩。
俗語講,“好拿不如賴打”,意為擒拿練得再好,也抵不住一頓亂打,但形意拳的擒拿是連拿再磕。我的師弟丁志濤是殺豬的屠夫,一天唐師維祿帶我去找他,他正幹活,將豬脊骨在案板上一磕就軟了,骨節散開。唐師拍拍我說:“咱們的擒拿就是這個。”
丁師弟領悟的比我快,一下就明白了。我請唐師解釋,唐師說:“拿是死的,磕是活的。沒有拿,只有磕。”表示學擒拿的關鍵是學會後續手段。並示範了手法,立下規定,因擒拿易造成傷殘,嚴禁我們用。
我家中一位親戚逝世,葬禮是大場面,辦完後我帶幾個師兄弟去幫忙收拾。我們一干活,把我家人嚇壞了。一樁大喪幡,兩三下就拆倒了,寧河縣都在傳這事,唐師聽到,握著我們的指頭說,學會了擒拿,不要用來幹活,否則養成習慣,伸手就是這個,早晚要傷到你們親人。
舊時代的拳師收徒弟學孔子。孔子有子貢幫他結交官府,有顏回幫他傳學問,有子路幫他管人,門庭有三個這樣的人,必然會興盛。
從《論語》中可以看出,別人提問,孔子會耐心解釋,子路提問,孔子一句話就馴服得他五體投地,這是在訓練他一言以服眾的能力,去管理其他徒弟。教師教育方法的不同,也是這個徒弟用處的不同。
子曰:吾門有由也,惡言不入於耳。①
我徒弟裡有子路,別人就不敢說我壞話了。
我師弟丁志濤是個極力維護唐師尊嚴的人,有人對唐師不敬,他是可以拼命的。那年寧河來了個戲班,戲班的武生可以從桌子上一個跟頭倒翻下來。他聽說寧河有個唐維祿,便說了些貶損唐師的話,自誇了一番。
丁志濤聽到後,要找那武生比武,我勸告他:“吃江湖飯的不容易。”不讓他去,但必須得讓這武生收口。
我找了件舊棉襖,用草繩在腰上一系,戴著頂破草帽去了。這身打扮就是個乞丐,到戲園門口給攔住了,我家祖籍南京,在寧河被稱為“老實李”,是此地大家,我常去聽戲。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