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夕晚上,獨坐在空蕩蕩的小房子裡,看著外面繽紛的彩燈,聽著別人團聚的歡笑聲語,心裡說不出的憂傷。我從窗戶看不到天空,看到的只是一堵又一堵的厚牆,只好讓縷縷的思念隨風飄向空際。是呀,身在異鄉,心會變得格外的敏感,一個不經意的表情,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隨意的話,都可能在心湖裡頭激起層層漣漪。漂泊的酸楚,流浪的苦澀,像夜空裡飄蕩的煙霧一樣,冉冉而升,在空中盤旋,久久無法散去。
屋裡屋外都是寒冷,我縮在冰冷的地鋪上,伴著孤燈,又想起了母親。每年的除夕夜,母親總會為我們鋪上一張烤得暖烘烘的厚棉被,讓我們穿上剛做好的厚棉鞋。母親白天在田地裡忙碌,到夜深人靜時,總是就著油燈趕做棉鞋,作為孩子們新年的特殊禮物。母親做的鞋,我們不叫棉鞋,都稱為“曖鞋”,每到深秋,母親總要用濃濃的米漿,用那一塊塊剪下來的布角、一片片的碎布條,小心翼翼地粘門板上曬乾,揭下來就是一張五彩繽紛的布坯子。母親用靈巧的雙手,用自己種植出來的白棉花,夾在兩層燈心絨布裡,不知要拉斷多少枚鞋針,不知要拉斷多少根細棉繩子,不知要在煤油燈光下熬過多少個寒夜,總之,每到過年時,母親總會用她那佈滿裂口的雙手為全家人趕做出一雙尺寸合適的暖鞋。在歡叫的爆竹聲中,在除夕夜的爐火歡樂的噼剝聲中,在大年夜香噴噴的餃子的熱氣騰騰中,我和弟妹們總能穿上這充滿母愛的暖鞋,總會體會到濃濃的母愛。
在部隊時,儘管我們都實行供給制,但母親每年總要親手為我做幾雙新鞋。剛入伍的那年春節,正在新兵連裡集訓的我收到了母親千里迢迢寄來的一雙棉鞋。當晚,在北部灣畔的海邊,在陣陣拂面的海風中,我一邊讀著母親的來信,一邊雙手捧著那雙新鞋,心情就像身邊的大海一樣,怎麼也無法平靜下來。後來,我寫了一首題為《親情》的詩,發表在家鄉的報紙上,至今我還記得一部分:讀母親的信/讀得每個字/都生長成海岸的綠葉/四季翠綠著我的思念/手捧鞋墊/深看母親/我看到家鄉的山樑上/有嫋嫋升起的炊煙/染白了慈母頭髮/母親無聲的淚珠/母親默默的牽掛/裝滿了沉甸甸的親情/總是壓彎我/思念的枝幹
時光荏苒,轉眼間七八年過去了。此時,當我端坐在我的那臺二手電腦前敲出這些文字時,2004年的春節又伴著北方的嚴寒即將降臨。此時的我,早已從南方流浪到了北方。在京郊一間矮小的平房裡,我又一次重新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然而,此時我仍然是一無所有。我的命運似乎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什麼,除了歲月的風霜在我的額頭上留下一道道未老先衰的細密皺紋,除了時間的足跡在我的頭髮中撒下細碎的白髮,除了世事的滄桑在我疲憊的心靈結出許多難言的感慨和憂鬱,我依然是那個六年前的我:貧困、困惑、彷徨、痛苦和憂傷。從南到北,從一個失學的鄉村少年成為共和國的一名海防戰士,從一位四處漂泊食不果腹的民工成長為多家中央級、省級報刊的政法記者,我想,無論是從時間而言還是年齡上來講,我應該算是成熟了。早該是成家立業撫養父母的時候了,可是我仍然像以前一樣,除了寫下一些新聞以外,似乎還是一無所有,想來不免慚愧至極啊成長的隱痛何其漫長呵,但是,我現在已成長為一個男子漢了。從貧困的家鄉走到繁華的大城市,從鄉村跨進南海邊陲的軍營,從溫暖如春的南國走到雪飄四野的京城,我早就從一個激情澎湃、豪情萬丈的幻想少年,變為一個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男子漢。
現在,1997年春節,那個痛苦的春節,從我的身邊流逝已有好幾年了,但我至今記憶猶新。我至今都不情願用往事的回憶去觸及我的心疼,用傷感的思緒去觸及我那孤獨的成長過程。是的,不管過去還是現在抑或是明天,都沒有人可幫我,那個時候我什麼都不懂,也沒有人讓我懂。如果我成熟了,我就知道了——流浪的青春,流淚的青春,流血的青春。
第二章 從民工到流浪記者第15節 我是沒有文憑的記者
1997年春節很快就過去了。春節過後,我四處找工作,但這個時候是一年之中最難找工的時候。從各地洶湧南下的尋工隊伍,裹挾著百萬的民工大潮,一浪又一浪地襲擊著羊城。儘管我每天都奔波於羊城的大小報社,但每天都是抱著美好的希望而去,拖著失落而歸。我從一位朋友手中借來兩百多元錢,很快就花得差不多,又面臨那種山窮水盡的生活。一天吃一兩個饅頭面包倒還沒什麼,最擔心的是,又快到了該交房租的日子。春節前我雖也交了部分房租,但還欠著人家一個月的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