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名職工輪流值班,就能把整座電站管理得井然有序。更讓人高興的是,去年我重返貓跳河,職工們充滿自豪地對我說,貓跳河梯級電站的遙控管理,已經實驗成功。在新的世紀來臨之際,偏遠的電站完全可以實現科學的全封閉遙控操作,再不需要人呆在那山也遙遠、水也遙遠、道路也是十分遙遠的電站上值班了。哦,貓跳河,目睹你半個世紀的鉅變,遠方的我願意衷心地為你唱一支祝福的歌。
(2001年3月)
寫作《蹉跎歲月》的日子(1)
十·一將臨,50週年國慶前夕,《新中國舞臺影視藝術精品選》系列光碟推出,電視劇欄目中,有《蹉跎歲月》。今年春天,廣東旅遊出版社彙編出版了《葉辛知青作品總集》七卷本,其中第三卷,亦選入了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印了一萬套。
二十年來,《蹉跎歲月》幾乎年年都在重印,我手頭保留的版本,就有七八種之多。至於印過的次數,我都記不清了。
看著新印出的版本,我情不自禁會回想起當年寫作《蹉跎歲月》這本書時的情形。
記得那是1979年的夏天,我棲居在山高谷深,偏遠蠻荒的貓跳河畔轎子山腳下。是7月24日罷,繼長篇小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之後,我又完成了另一部小說《風凜冽》。連天連天的伏案寫作,實在很累了,我決定要休息幾天。
屈指算一算,我一共可以休息七天。也就是說休息到7月底。從8月1日開始,我要投入另一部小說的創作,這部小說就是《蹉跎歲月》。
其實那些年裡,我的身份還是知識青年,住在偏僻閉塞的山嶺中,沒有任何人來管我。沒人管工資,沒人管糧票,也沒人管我休息不休息。我想休息,儘可以一天一天休息下去。那年的元月份,我已經結婚,妻子在貓跳河谷的水電站上班,有一份工資,日子是能應付過去的。況且她已懷上了我未來的孩子,身旁需要一個人照顧。我儘可以每天在山嶺間的石頭房子裡煮飯、燒菜,讓她營養營養,吃得好一點。
可我不能那麼做。我要寫,多少年了,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重新開筆寫一部新的書,一定得選一號那天動手。
8月1日開始寫《蹉跎歲月》,就是這麼定下來的。
餘下來的五天裡,我盡情地放鬆,盡情地做一切與寫作毫不相干的事,甚至盡情地玩。我去中寨趕了一次場,買了雞,買了很多蛋;我到貓跳河畔的六個村寨上都去走了走,看寨子裡的風土人情,看山路彎彎通向白雲深處的人家;我還爬上了高高的轎子山頂,在高處又喊又唱地吼了半天,我以為整個山谷裡的人都聽見了我的嗓門,下山來一問,人們說根本沒聽到我在叫些什麼。
8月1日,正是夏天裡最熱的季節。但是在貴州的貓跳河畔,氣候卻是極為涼爽的。
吃過早飯,妻子照例到廠房去上班。我則在三屜桌上攤開稿子,寫作《蹉跎歲月》的第一章。
這第一章的內容早就爛熟在我的胸中了。在其他談及創作的文章裡,我寫過《蹉跎歲月》第一章是怎麼得來的過程。總而言之,除了午餐時休息半個小時,到了下午的三點多鐘,第一章就寫完了。
稿子順,人的情緒就出奇地好。我還在旁邊的本子上,把第二章開頭的情緒和節奏寫下了幾句提示自己的話。
時間還早,我為晚餐做了精心的準備。那年頭,肉還是定量的,不過雞蛋和雞,在墟場上可以隨時買到,況且十分便宜。一隻童子雞,一斤半左右的,只要一塊錢。
晚餐後,我們照例端上兩把椅子,坐到平頂的石頭房子上去,一邊和人聊天,一邊看著暮靄逐漸低垂下來,河谷深處的霧氣,漸漸地彌散開來,連綿無盡的小山巒,終於籠罩在夜幕中,高原上的夜,是寂靜而又深沉的。
不用說,夜間睡得很好。
第二天一大早,水電站工地上的擴音喇叭,把我們喚醒了。
於是,新的一天又在水電站工地和水電站上同時開始。
妻子還是準時去上班,我照例在那張油漆斑駁的三屜桌上攤開稿紙,寫作《蹉跎歲月》的第二章。這一天仍然寫得很順。
天天如此,日子由夏入秋,三屜桌面上完成的稿子一天一天地厚起來。
入秋以後,在貴州的山裡,雨霧天越來越多,晴朗的日子真是難得一見了。
我們居住的石頭房子泛了潮,屋裡屋外都是潮乎乎的,站在屋頂上,眺望看熟了的整日裡被蒙紗霧籠罩著的山野,情不自禁會有一種沉悶感。
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