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4/4頁)
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主稍見開放,群眾運動稍得開展,國民黨與共產黨由內戰對立轉而為團結抗日,國民黨內部之團結一致殆亦前所未有(汪精衛一派投敵可置不論)。
團結抗日之格局既定,雖歷盡波折,而百轉千回,終能維持到底。在國民黨當政期間,中華民族取得百餘年來第一次抗禦外國侵略之完全勝利,帝國主義加於中華民族之一切奇恥大辱從此得以湔雪,數代志士仁人所企望之民族獨立亦從此得以實現。
所惜者,國民黨未能善用此黃金時代。
在抗日戰爭期間,未能充分實現民主政治,未能誠意團結全國一切抗日力量,而於孫中山之民生主義殆全未措意。於抗戰勝利時,國民黨及其領袖之威望臻於頂點。而國民黨之所作所為令廣大原淪陷區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觖望至深。在這些問題上,各種看法容有不同。但後果如何,史冊昭然,不待煩言。然而述國民黨史者終必須承認,國民黨於蔣介石領導下毅然放棄一向堅持之反共內戰之政策,執行團結抗日之方針,並保持此方針直至抗戰勝利,實為國民黨對民族之一大功。
395
胡繩文集573
根據以上對國民黨歷史之粗略回顧,吾人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
夫政黨與個人相類,年愈長則經驗愈豐富,但亦易為舊傳統、舊習慣所束縛。欲免此弊,端宜善用其經驗。按之國民黨歷史,雖在歷史程序中常顯露其保守之弱點,然而在某些關鍵時刻每能與時俱進,不守故常。國民黨之所以有生命力,之所以能有九十年之歷史,其在斯乎?興中會以會黨為主力,而在知識界傾向革命之際,迅即發展而為同盟會,此舉對其能成為辛亥革命之中樞,實起了決定作用。民國十二年(1924年)
,中國國民黨改組,實行聯俄、聯共(當時孫中山稱為容共)
、扶助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