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3/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乏時代氣息的推陳出新。
1972年1月,經過參照、依據同名芭蕾舞劇的京劇《紅色娘子軍》,投入了正式的舞臺演出,並且很快進行了電影拍攝。影片指定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專門攝製組,在劇院舞臺和電影廠攝影棚分別進行拍攝,以很好地突出電影所要表現故事內容和環境的特定氛圍,導演特別邀請北京電影製片廠的著名老導演成蔭執導。在此之前,他已在八一廠執導過京劇影片《紅燈記》,攝影為八一廠的著名攝影師張冬涼、韋林玉,主要演員除了杜近芳奉命頂替楊秋玲,出演女主角吳清華之外,其他仍為原班人馬。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得以臨時在影片開拍前突然換角的主要原因,就是江青在此之前,調來京劇藝術片《楊門女將》時著意觀看,發現楊秋玲在其中飾演的穆桂英這一角色的面部表情不夠豐富,她唯恐楊秋玲表現不出吳清華這個叛逆女性和革命戰士的精神風貌,於是,突發神經,武斷地一聲令下,臨時易人。杜近芳意外“撿”了一個本該並不屬於她的角色。
影片拍攝順利,歷時兩個月之後,在當年的5月23日,已經成片的彩色影片和另外兩部京劇影片《海港》和《龍江頌》,幾乎同時公映,只是當時“八個樣板戲”已成定局,稍後一步的京劇《紅色娘子軍》,只有委身屈就與《龍江頌》劃入第二批“樣板戲”之列了,不過這與第一批“八個樣板戲”中的同名芭蕾舞劇,也自然有了一個時間差別的距離和區分。影片中有杜近芳主唱的“打不死的吳清華我還活在人間”、“見到了紅旗見到了黨”、“永葆這戰鬥青春”較為出名。但是,總體上來說,由於藝術形式種類的不同,其成就遠遠不及先入為主的同名芭蕾舞劇,在民間也沒有同名芭蕾舞劇那樣深入人心。
京劇《杜鵑山》,是1963年由上海青年藝術劇院首次演出的一出現代話劇,該劇由上海歌劇院的著名編劇王樹元,根據在地方文藝雜誌發表的一篇小說《烏豆》改編而成。該劇描寫了1928年在湘贛邊界的一支自發的農民武裝隊伍,在隊長烏豆的帶領下,同國民黨反動派的地方武裝進行著堅決的鬥爭。但是,由於沒有正確的路線和共產黨的領導,三起三落,幾度沉浮。後來,黨組織委派共產黨員賀湘夫婦,前去領導這支自發的農民武裝隊伍,賀湘在自己的丈夫同行途中犧牲以後,強忍悲痛,前仆後繼,用共產主義革命思想和正確世界觀,對這支帶有狹隘小農意識的農民隊伍,進行及時的教育和必要的整編,並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依靠黨和群眾,經過周密正確的作戰部署,百戰百勝,消滅了地方反動武裝,最後率領農民自衛隊,加入了毛澤東領導的井岡山工農革命軍,匯入了革命鬥爭的時代洪流之中。這無疑又是一部“紅色主旋律”的革命性質的作品,這種題材無論是在建國初期,還是“文革”前17年,都是以此為主要創作方向的。
1963年底,北京京劇團將此“拿來”,進行適合京劇表演的改編,在第二年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中,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燕俠、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譚元壽等人組成的強大演出陣容,使《杜鵑山》的京劇演出,藝壓群芳,也遠遠蓋過了早些時候上海青藝的同名話劇的影響。“文革”開始後,由於京劇的改編和排演,長期受到北京市委彭真和鄧拓等人的支援,一度被停止演出。但是,該劇的廣泛影響,特別是題材適應形勢的需要,迫使江青重新開禁該劇,並勒令原編劇汪曾祺、薛恩厚、楊毓珉等人要結合實際,加上新的內容,以顯示自己的功勞和成績。江青還煞有介事地又將原來的劇名《杜鵑山》,多此一舉改成一字之差的《杜泉山》,將女主角“賀湘”也改為“柯湘”,是因為對毛澤東前任夫人賀子珍,早年在井岡山領導革命鬥爭的一種嫉恨。同時,授意當時的國務院文化組副組長於會泳親自主抓。于會泳另起爐灶,對原劇本創作和演出作了大幅度的調整,又重新由最早的話劇編劇王樹元主創,並聯合汪曾祺、楊毓珉、黎忠誠等人組成的編劇班子開始入手,還請來話劇界的著名演員刁光覃、朱琳負責指導演員的唸白,調來中央樂團的胡炳旭擔任樂隊指揮,全劇的唱腔和音樂設計,于會泳發揮個人才能,親自掛帥操刀,並讓自己的助手龔國泰全力配合,在各方面的調整中,最後確定由北京京劇團的青年演員楊春霞擔任主演,楊春霞以她得天獨厚的優美唱腔和年輕亮麗的出眾容貌,以及京劇表演特有的眼神和臺步的神韻,光彩照人地塑造出了一個足智多謀、氣勢非凡、處事果斷、英勇頑強的女共產黨員形象,這以京劇表演樹立起來的英雄人物,比起故事影片更加接近觀眾的角度來說,實屬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