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上解錦州之圍。敵軍要北上錦州,必須經過錦西和錦州之間的塔山。因此,塔山雖小,關係重大,成為錦州攻城的關鍵。
國共雙方都清楚這個不起眼的小山在這場東北決戰中的戰略位置。蔣介石準備以第17兵團司令侯鏡如為首,由第54軍四個師和從華北戰場急調來的七個師組成“東進兵團”,在海空軍掩護下,從葫蘆島和錦西出發,一舉打過塔山,衝到錦州城下,會同由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夾擊攻擊錦州的東北野戰軍,徹底解錦州之圍,企圖挽救其在東北山窮水盡的敗局。
林彪要實現中央軍委、毛澤東提出的“在十天內外攻克錦州”的目標,必須死死地扼住塔山這個大門,否則,敵10萬餘“東進兵團”一旦突破塔山防線,將像決堤的洪水湧向錦州,攻錦的東北野戰軍腹背受敵,形勢將非常危險。據此,林彪命令攻下興城後正向錦州開進的吳克華、莫文驊第四縱隊,迅速進入塔山一線,在第11縱隊配合下,阻擊來自葫蘆島方面的援敵。
塔山原本由國民黨軍控制,但錦州的範漢傑卻輕易地將其放棄了。塔山的戰鬥,不僅影響到東北野戰軍對錦州的攻擊前景,甚至將影響整個遼瀋決戰的程序。為此,東北野戰軍司令部根據軍委指示,在塔山地區部署了兩個縱隊,以吳克華、莫文驛的第4 縱隊死守打漁山至白台山一線,賀晉年、陳仁麟指揮的第*縱隊和兩個獨立師防守白台山至虹螺山一線,組成了東起打漁山,中經塔山,西到白台山和虹螺山的塔山防線。
塔山前,有一個近百戶人家的小村莊,名叫塔山堡,兩錦公路從村中穿過,村東還有一條鐵路與公路並行,平日顯不出這個小村和小山的價值,當國共雙方數十萬大軍匯聚此,塔山就成了浴血搏殺的戰場,成了名重軍史的著名戰地。
在佈置任務時,林彪對吳克華、莫文驊說,要以一兩個師的兵力構築工事,死守不退,要準備抵抗敵人幾十次的猛烈進攻,待敵消耗疲勞、進退兩難之時,再組織力量反擊。
羅榮桓交待說:攻取錦州沒有問題,關鍵在於你們;第4 縱隊能不能守住塔山,希望第4 縱隊創造模範的、英勇頑強的防禦戰例。
第4 縱自從1945年秋挺進東北以來,一直是猛衝猛打慣了,擔任如此重要的正規防禦任務還是第一次,吳克華和莫文驊帶領全縱進入陣地後,一面趕修工事,一面召開各種會議,研究正規防禦戰,提出“死守陣地”、“寸土不丟”,“與陣地共存亡”等戰鬥口號。在兵力部署上,決定以一個師外加一個營為第一梯隊,以另兩個師為第二梯隊,採用縱深的梯次配備,要求守備部隊必須掌握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兵力為預備隊。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蔣介石親自來到前線部署進攻塔山。10月6 日,他從塘沽乘坐“重慶號”巡洋艦到達設在葫蘆島的國民黨軍第54軍軍部,召集營以上軍官訓話打氣。他說:“我們此次集中美械裝備的優勢部隊,兼有大量空軍助戰和海軍協同,所有彈藥糧食能海運空運補給,你們在前方安心打仗,後方我負責。這一次戰爭勝敗,關係整個東北存亡,各位官長要親臨前線。”
蔣介石訓話後,與營以上軍官合影,當晚又在“重慶號”軍艦上犒勞師以上將領,為部隊進塔山打氣。
10月8 日,東北野戰軍總部電告第4 縱:國民黨軍企圖趁我工事尚未完備之際,於10日拂曉發起進攻,企圖一舉突破防線,拿下塔山,增援錦州。
18.一場意想不到的惡戰
隨著錦州攻堅戰打響,在塔山一場惡戰也即將開始。
10月10日,凌晨3 時許,國民黨的“東進兵團”乘落潮之際,涉海灘襲佔打漁山陣地。
天色微明,大地劇烈地抖動起來。山炮、野炮、加農炮。榴彈炮,加上飛機俯衝,炮火側射,國民黨軍集中了全部炮火,對塔山陣地全線猛轟。
成千發炮彈帶著刺耳的呼嘯聲,傾瀉到第4 縱隊各個陣地上,炮彈的爆炸聲像暴風雨來臨前的驚雷突然從空中壓到了地面,沿著打漁山、塔山、白台山一線,轟轟隆隆不停地滾動著。炮彈毀壞了幾乎所有剛剛修好的工事,地堡掀掉了,掩體炸塌了,鐵軌翻飛,枕木破碎。
隨著炮彈而來的是,國民黨軍第54軍三個步兵師,展開在十餘公里的正面,以密集隊形向塔山陣地連續不斷地實施全線衝擊。一個梯隊接著一個梯隊,一群接著一群,叫著罵著,稠密得像蝗蟲一樣,整連、整營、整團向第4 縱隊陣地壓來。
隨著縱隊司令員吳克華一聲令下,第4 縱前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