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本營參謀本部的作戰參謀們的想法是很可笑的:切斷美澳。難道美澳被切斷了,澳大利亞就舉手投降,而美國就不再反攻了?
一般認為日軍在瓜達卡納爾島的失敗是由於制空權和制海權的喪失,火力(美軍的火力是日軍的50倍)和後勤兵站力量的巨大差異。其實在參謀本部的具體作戰指揮上也是破綻百出。一直到現在瓜達卡納爾島還是經常被人拿來說事。前幾年日本銀行的壞賬太多,頻臨破產,政府幾次出動稅金救濟。有人就說了,這不又是瓜達卡納爾島戰役的重演嗎?分兵逐次投入,結果被圍而殲之。大藏省是不是沒聽說過太平洋戰爭?為什麼救濟款項不能一次充足到位?
至於參謀本部到底是怎樣指揮戰爭的,以後再詳細解說。
田中新一怒罵東條英機,也有人認為是故意的。田中是作戰的主要策劃人,知道這場戰役,不,這場戰爭已經輸定了,想早下賊船,金盆洗手。因此有意激怒東條,好離開軍部中樞,以免戰敗以後被追究。
是真是假沒人知道,只知道戰後田中新一確實沒有被追究為戰犯。而傻乎乎跟著東條英機一條道走到黑的佐藤賢了是甲級戰犯。
有一類戰犯叫“參謀”(六十)
日軍在瓜達卡納爾島以及索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的慘敗(不是“悲慘的”失敗,而是“悽慘的”失敗),並沒有使大本營參謀本部和軍令部的參謀們清醒。他們又發明了一個叫做“轉進”的名詞來掩蓋自己的失敗和無能。到後來這個“轉進”就被頻繁使用,而皇軍就一直從新幾內亞“轉進”到關島塞班島,再經馬來半島,菲律賓一直“轉進”到沖繩,最後差一點還“轉進”到在日本本土登陸。
和甲午戰爭,日俄戰爭那些以往皇軍打的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