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哼,明年年初,我們就有石油了,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
但是不到一個星期,8月1日,美國政府終於宣佈了對日本的全面石油禁運。
對正在做著美夢的皇軍參謀們無疑是當頭一記悶棍。怎麼報復來的這樣快,做的這麼絕情?
其實十分簡單,戰後才知道,美國當時已經成功地解開了日本外務省的通訊密碼。羅斯福總統和赫爾國務卿等高階官員已經看慣了被稱作“MAGIC”的日本外交電報,裡面都包括7月2日御前會議的詳細內容,所以美國人對日本人的目的瞭解的十分清楚,做出那麼迅速有力的反應是再自然不過了。
這一下傻了。7月30日,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晉見天皇。報告天皇說,海軍的石油貯存只能用兩年,如果開戰的話就只能用一年半了,因此不如打出去。
天皇聽了也傻了,問永野:“和美國開戰,有沒有勝算?”
這位海軍軍令部總長的回答居然是:“有沒有勝算很難說,但是除此之外沒有活路”。
天皇總算弄明白了:“是不是俗話說的‘破罐子破摔’?”
這時的首相是那個一直優柔寡斷的近衛文麿,但這次倒挺積極,8月4日晚上找來了陸相東條英機和海相及川古志郎,宣佈了自己的一個重大決定:自己去美國,和羅斯福面談,尋找開啟危機的辦法。
海軍因為軍令總長前幾天被天皇挖苦了一下,再加上真要開戰那也就是自己的事了,心裡也發虛,於是就一致支援近衛訪美。
陸軍呢?首先反正打頭陣的不是自己,再加上陸軍畢竟對缺油沒有像海軍那樣有切膚之痛,在首腦會議上是反對聲一片。最後東條整理了幾個條件交給了近衛總理:1.
談判的基礎必須是松岡洋佑提出的“帝國修正案”。
2.
必須和羅斯福總統親談,赫爾國務卿什麼的就免談。
3.
不管會談成功不成功,內閣不能辭職。
這三條除了能看成刁難之外,沒有別的解釋。
這時羅斯福總統又在幹嗎呢?正在大西洋上的英國軍艦“威爾士王子號”上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會談呢。會談後發表的聯合宣告被稱為《大西洋憲章》,闡述了美英兩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八條基本方針,其中包括不擴大領土,不侵略,民族自決,削減軍備和安全保障。
8月17日,羅斯福總統回到華盛頓以後會見了日本駐美大使野村。總統對野村大使是這樣說的:“如果日本繼續實行對鄰國使用武力或是用武力相威脅的政策,美國將採取一切手段來對抗。但是如果日本停止擴張政策,顯示真正維持太平洋地區和平的願望的話,我將愉快地和首相閣下交換意見”,並且提議在阿拉斯加進行會談。
但是赫爾國務卿對這個首腦會談並不抱指望,或者說根本就反對。因為在他和日本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出爾反爾,背信棄義的事情見的太多了。這次怎麼突然會轉性了?不就是為了石油嗎?
因此在9月3日羅斯福總統召見野村大使,親手交給了野村大使一份美國政府備忘錄,作為對近衛呼籲的回答。
備忘錄裡面沒有新東西,是去年4月美日會談時赫爾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1.
所有國家的領土完整,主權尊重。
2.
不干涉內政。
3.
機會均等。
4.
太平洋地區的現狀維持。
但是,解釋是新的。
有一類戰犯叫“參謀”(五十三)
美國政府這次對於第一條的解釋是:從中國大陸和法屬印度支那全面撤軍,對第三條的解釋則是:放棄日中之間存在的特殊緊急關係。
也就是說,甭談什麼滿洲國了,就連你們成天在嚷嚷的什麼滿蒙權益,也全給老子吐出來。說實話,老子看你不順眼從日俄戰爭那會兒算起已經有40年了。
可能山姆大叔有點大大咧咧的,筆者總覺得那會兒美國是不是沒想起來朝鮮半島和臺灣,想起來了沒準連朝鮮和臺灣也一起要日本吐出來了。
日本呢?9月3日,召開了陸海軍聯絡會議,提出了一個《帝國國策遂行要領》,其大概內容是:1.
對英美荷的戰爭準備,以10月下旬開始為目標而準備。
2.
對英美盡一切外交手段使其承認日本的要求。
3.
如到十月上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