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的便被黎陽城的斥候給發現了。
當斥候回報,城東二十里外出現兗州軍的訊息時,孫禮和郝昭臉上露出的,不是擔心,卻是興奮。
“來得好!”
聽完有敵人來襲的訊息,郝昭雙臂一擊掌,霍然起立。他向孫禮望去,大聲說道:
“孫仟長,這前陣可就交給額了!”
對於副手的主動請戰,孫禮自然不能拒絕。而且郝昭在防禦方面,的確有獨到的才能。有他把守前陣,與縣城形成掎角之勢,這是非常符合守城方法的。
於是,當曹操派出的先鋒軍夏侯淵所部來到黎陽城外的時候,有些驚訝的發現,黎陽趙國軍不但沒有因為遇到襲擊而驚慌失措,反而極為大膽的主動出城迎擊了!(未完待續。。)
ps: 書友flowwind有打賞,多謝了!
第48節 圍城攻堅堡
就在夏侯淵作為曹軍前鋒,帶著本部兵馬迎戰郝昭所部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陳留城下,再次點燃起了激烈的戰火。這一次,徐晃需要面對的,可是整整四萬以上的孫堅、劉表聯軍!
劉表在後世歷史上的評價並不高,被公認為“守戶犬”。但實際上,這位僅僅以一人之力,便成功掌控住荊州十多年,而且南平張羨之亂,北拒袁術侵擾的漢室宗親,真的會是如此不堪嗎?
也許劉表的魄力是小了一點兒,不如孫堅和曹操等人好戰。但是,在事關全域性的戰略性問題上,劉表卻沒有做出過什麼錯誤的判斷。
後世有不少人拿劉表在官渡之戰中袖手旁觀的事情,來論證劉表“守戶犬”的實質。可劉表在官渡之戰中,真的應該出兵去搗毀曹操的老巢嗎?
要知道,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曹操可是居於劣勢的一方。當時的袁紹,擁有全天下最龐大的軍隊,最充足的財力,被天下士人目為最有可能結束這個亂世的英雄人物。就連曹操手下的不少吏士,也對本方持悲觀態度,更加相信袁紹能夠獲得最終勝利。
在那時,曹操能夠翻盤,取得對袁紹的勝利,可是大大出乎天下人意料的事情。已經明顯居於劣勢的曹操,若是再被劉表從背後捅一刀,結果只會有一個。
袁紹已經是天下最強諸侯了,若是能夠輕鬆的擊破曹操,則必將實力再次大漲。到了那個時候,實力膨脹的袁紹便可繼續南下,吞併其他的諸侯。而沒有了曹操作為屏障,劉表就要直接面對勢力完全無法抵擋的袁紹大軍。
這種結果,對劉表當真是好的嗎?
而且,不要忘記在荊州的下游,還有一個孫氏勢力。官渡之戰時。孫策雖然已經死掉了,但孫權卻得以成功掌權。並且孫權掌權以後,出於種種考量,並沒有放棄對荊州的持續進攻。這讓劉表在出兵的問題上。必須慎重考慮。
在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惡鄰存在的前提下,劉表貿貿然的出兵中原,那才是犯傻的行為呢。
再說了,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那時候的曹操,可是擁有獻帝和朝廷的正統呢!
袁紹自從起兵反董開始,便公開否認當今天子法統的正當性。他可以不在意天子,悍然出兵進攻曹操。但劉表身為漢室宗親,就這樣出兵襲擊大漢天子的國都所在,那是要公然謀逆的嗎?
結合以上幾點。對當時的劉表來說,最理想的結果,應當是袁紹和曹操拼個兩敗俱傷,相持不下。這樣,中原之地依然保持著均衡勢態。誰也奈何不了誰。而荊州便可以繼續保持平安。
所以,劉表當時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應該是支援曹操對抗袁紹才是正理,而非在後面捅曹操的刀子。
好了,對劉表的大局屬性說明完畢。話歸正題,當張狂如今兵鋒犀利無敵,危及到天下諸侯生死存亡的時候。劉表果斷做出了正確的戰略判斷。那就是在荊州大起三軍,全力支援孫堅和曹操對趙國入侵的抵抗。
若劉表坐視不管,任由孫堅和曹操在與張狂的交戰中失敗,則意味著荊州就可能需要獨自面對張狂麾下戰力恐怖的南下軍團。而那種結果,是劉表完全無法抵擋的!
對未來局勢的發展有著足夠清晰認識,劉表的行動顯得急切而不計代價。
這次荊州大舉出兵北上。支援孫堅和曹操,劉表可是下了血本的。他親自擔任大軍的主將不說,還將荊州的精兵強將幾乎都帶出來了。這些被劉表深深倚重的武將們,分別是:
張濟,當年董卓手下“龍虎豹熊”四校尉中的“豹”校尉。與李傕、郭汜等人齊名。其侄兒張繡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武力猶在叔叔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