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對法蘭西戰局的經驗只侷限於洛林高原。我沒有參加從法國北部直到英吉利海峽的大進軍,但我想有必要探討一下這個重要的戰局,因為它對坦克兵作戰使用的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計劃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德國的西線進攻計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著名的施裡芬計劃非常相似,主攻點都是選在右翼上,只是行動範圍比一九一四年略大一些,它囊括了荷蘭。包克上將的“B”集團軍群奉命執行這一行動計劃。該群轄有我們全部的十個裝甲師,向列日兩側實施主要突擊。倫斯德上將的“A”集團軍群透過阿登地區支援進攻,把步兵推進到繆斯河一線。裡博上將的“C”集團軍群則在馬其諾防線當面進行防禦。
這個計劃是否得當,有人產生了懷疑。當時的“A”集團軍群參謀長曼斯坦將軍特別反對把主攻點放在右翼。他認為,這樣作會使我們的坦克同布魯塞爾地域的英法精銳部隊正好頂牛。簡單地重複我們一九一四年的打法,會喪失行動的突然性,而突然性歷來是奪取勝利的最可靠的保證。曼斯坦提出了一個狡猾而別出心裁的計劃:主攻方向仍選在右翼,“B”集團軍群率三個裝甲師 ' 注:編有第3、4裝甲師的胡普納坦克軍進軍比利時,向布魯塞爾實施突擊,第9裝甲師則向荷蘭南部推進。 ' 和所有的空降部隊進軍荷蘭和比利時。“B”集團軍群要故意興師動眾地向前推進;同時傘兵部隊要在比利時和荷蘭的要點降落。敵人無疑會把這一行動看成是主攻,並且會迅速越過法比邊界,進至繆斯河一線,掩護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他們越是往這一地區調動兵力,就越會加劇他們覆滅的命運。
“A”集團軍群擔任主攻,它編有三個集團軍,即第4、第12和第16集團軍,以及克列斯特坦克群。編有霍特坦克軍 ' 注:第5和第7裝甲師。 ' 的第4集團軍向繆斯河以南前進,並在迪南強渡該河。在我第12集團軍方向上,以克列斯特坦克群實施主要突擊。該群編有雷哈德坦克軍(第6和第8裝甲師)、古德里安坦克軍(第1、第2和第10裝甲師)和維特希姆摩托化軍(五個摩托化師)。它們要透過極不便坦克通行但防守並不算嚴的阿登山區,並在色當強渡繆斯河;爾後,迅速向西推進,深深插入比利時境內守軍的側後。它們的左翼先由第16集團軍掩護。
這就是根據曼斯坦的神機妙算擬出的計劃,後被德軍最高統帥部所採用。必須承認,曼斯坦的建議曾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哪知,由於一樁偶然的事情,天平卻朝著有利於曼斯坦這一邊傾斜過來。一九四O年一月,德軍一架軍郵班機迷了航,在比利時境內迫降,機上一名軍官的皮包裡有一份原先制定的作戰計劃,我們當時拿不準,這份計劃是否已經毀掉了。這才決定採用曼斯坦的計劃。曼斯坦計劃既富獨創性又雄心勃勃,因而頗得希特勒的賞識。
色當
1940年5月10日5時35分,德軍先頭部隊越過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的邊境。象進攻波蘭一樣,我方享有制空權,但是我們並沒有打算同向比利時和荷蘭南部開進的英法軍隊直接衝突。德軍最高統帥部倒是先要看看敵人對我們這場預先周密策劃的進攻有些什麼反應。
這次進攻成敗的關鍵在於克列斯特坦克群的行動。它已闖入阿登山林地區,正在向繆斯河挺進。我要強調一點,一九四O年五月德軍的勝利,主要是因為巧妙地運用了兩條重要的軍事原則——出敵不意和集中兵力。德軍不僅是師的數量,而特別是坦克的數量,實際上都劣於同盟軍。英法聯軍共有坦克約四千輛,德軍只有兩千八百輛;就是在質量上,我們也不佔上風。同盟軍的坦克,尤其是英國的“馬蒂爾達”坦克,裝甲要比德國坦克的強。德軍的主要戰鬥坦克T…III式,裝有37毫米火炮,不如英國發射二磅重炮彈的火炮。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卻是,我們為在色當和那慕爾之間開啟一個口子,集中了全部十個裝甲師中的七個師,而且又把其中的五個師集中用在色當地段。同盟軍,特別是法軍的將領們,仍然沿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線式戰術,把他們的坦克分割配屬給步兵師。英國的第1裝甲師還沒有來到法國,而法國的四個裝甲師還剛剛在組建。法軍也從來沒有打算集中使用他們的裝甲師。法軍統帥部把坦克分佈在從瑞士邊界到英吉利海峽的整個戰線上,這種部署對我們是有利的。他們後來慘遭失敗,真是咎由自取 ' 注:三個法軍機械化騎兵師(每師二百輛坦克)參加進軍比利時;四個法軍裝甲師,每師編一百五十輛坦克。當時,一個裝甲師一般要有二百六十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