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舊稿,那是她在1921年的冬天動筆寫作的,也是一篇抒寫離情別緒的作品。自己看過之後,竟然在“百無聊賴之中,頓生歡喜心”!①於是,她立即拿起筆來,把它續寫完畢,就成了今天的小說《別後》。
①冰心《別後》後注。
我們從作品中的人物之一——中學生永明快樂的家庭生活裡,無疑地可以看到謝葆璋家日常生活的影子。永明和他的紫衣姐姐宜姑之間的親密和融洽,又好似冰心和她的弟弟們之間的友愛關係的縮影。而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他”——永明的同學——和“他”對已經與他分別了的姐姐的思念,則又象是冰心的弟弟們思念遠離家園的姐姐,雖然冰心與“他”的姐姐之間在性格、教養、處境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他”在永明的家裡作過客之後,看到了紫衣姐姐宜姑與弟弟永明之間的親密無間,感到十分的寂寞和惆悵,因此也十分想念自己的姐姐。雖然自己的姐姐只是一個性格麻木的人,對於任何人都很冷淡,難得向“他”問寒問暖,而且長得也不好看。但是,她畢竟是自己的姐姐,是“他”唯一的親人。所以,“他”這樣寫信給自己的姐姐:“你撇下我去了,我真是無聊,我真是傷心!世界上只剩了我,四圍都是不相干的冷淡的人!姐姐啊,家庭中沒有姐妹,如同花園裡沒有香花,一點生趣都沒有了!親愛的姐姐”
其實,病在異國的冰心,處境仍是優越的,生活也是幸福的。這裡有醫生和看護婦微笑的臉龐,他們對她調理得很細心,為她準備了精細可口的營養飯菜,一切都不必冰心勞神,連頭髮都不用自己梳理。這裡還有外國女同學不斷地送來的慰問書信和鮮花,有美國教授和長者們接二連三的探望。這一切,都使冰心感到愉快和溫暖。
雖然如此,在這千里之外的異地,冰心還是加倍地思念故鄉與祖國。她常常這樣地自問:“正不知北京怎樣,中國又怎樣了?怎麼在國內的時候,不曾這樣的關心?”①她在寫給弟弟們的信裡,還引用了華茲華斯的詩《我在不相識的人中間旅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直至到了海外,
在不相識的人中間旅行:
英格蘭!我才知道我付與你的
是何等樣的愛。
只消把詩中的“英格蘭”三字改成“中國”二字,就是冰心感情的真實體現了。
面對著異國美麗的青山,燦爛的燈火,冰心卻在惦念著家裡的菊花:“菊花上市,父親又忙了,今年種得多不多?”②還非常地想念“北京城裡此時街上正聽著賣葡萄、賣棗的聲音呢!”③
①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八》
②③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八》
有一次為了解脫思鄉之苦,竟然不顧病後不吃零食的習慣,從一個黑人攤販手裡買了兩包炒花生栗子,其實她哪裡是要吃炒花生栗子,無非是想念北京,想要重溫一下舊日的生活。她在寫給祖國小朋友們的信中說:“故鄉沒有這明媚的湖光,故鄉沒有汪洋的大海,故鄉沒有蔥綠的樹林,故鄉沒有連阡的芳草。北京只是塵土飛揚的街道,泥濘的小衚衕,灰色的城牆,流汗的人力車伕的奔走,我的故鄉,我的北京,是一無所有!”然而,“北京似乎是一無所有!——北京縱是一無所有,然已有了我的愛,有了我的愛,便是有了一切!灰色的城圍裡,住著我最寶愛的一切的人,飛揚的塵土啊,何時容我再嗅著我故鄉的香氣”①
①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二十》
1924年的7月5日,病癒的冰心,離開了沙穰療養院。臨行的前一天,正是美國的國慶日。這一天的晚上,外面是美國人放起的鞭炮和煙火,氣氛十分熱烈。在樓裡,病友們也都來到了冰心的房間,與她話別。這些美國姑娘們,與她開玩笑,把無數新生的松子,悄悄地撒在冰心的床上,這雖然是些長著軟刺的小東西,卻使冰心的衾枕上有了松枝的香氣。
出發的這一天,冰心又是絕早地起床,一個人悄悄地走上山去,與她所熟悉的每一棵樹,每一叢花,每一個地方,默默地道別。這裡到處都有她過去埋在土裡的紀念品,她把這些小小的紀念品留在了青山,也把自己的友情留在了青山。這一天的黃昏,女伴們站在沙穰白屋的大門邊,給她送行,一一同她握手。有的揚起了手中的白巾,有的搖鈴,有的流淚,向這位中國姑娘表示惜別之情。
病癒之後的冰心,遊覽了玷池,玄妙湖,偵池,角池,大西洋濱岸,娜罕等地,又應K教授之邀,到了白嶺山上之後,住在一座古樸的具有十八世紀田野風味的山中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