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眼前這片地方,就是從大山裡面出來之後形成一級平臺,雲南叫做壩上,便於軍隊展開。
這個地方距離蠻莫(八莫)還有不足百里,居高臨下,視野開闊。
楊虎端坐在馬背上站在驛道中間,視線所及之處莽莽蒼蒼。他很清楚遙遠的山谷凹陷區域,應該就是伊洛瓦底江。
從天馬關出來的驛道蜿蜒向西北前伸出去,驛道的盡頭旌旗招展,果然有一支部隊緩緩而來。
現在敵人還在七八里開外,如果是戰馬的話,敵人自然很快就可以衝過來。
但是象軍就不行了,戰象的衝擊力雖然很強,但巨大的體重限制,讓它們不能長途賓士,這七八里路也夠戰象走好久。
西面過來的敵人必須順著緩坡仰攻,楊虎居高臨下已經佔據了地利。雖然坡度不大,但是時間長了就會出問題,所以楊虎並不著急。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伊洛瓦底江在西面,東面都是高山。從蠻莫(八莫)向東進攻,全部都是仰攻。
楊虎選定這個緩坡地帶作為戰場,對於敵人來說,那已經是非常“公平”了。
“全體進山砍伐樹木修建營寨,製作九層拒馬封住敵人的衝鋒道路,然後樹立柵欄,設定中軍帳。”
一千多人砍樹紮營,動作當然不慢。大半個時辰的功夫,長度一百五十丈的第一道柵欄已經初具規模,通往天馬關的通道已經被擋住。
只要再增加三面柵欄,這裡就變成了一座大兵營,沒有三五千人輪番進攻,要想衝到天馬關根本就不行。
看到敵人已經來到了五里左右,楊虎終於下了一道命令:“另外三面柵欄暫時別管,趕緊把九道拒馬弄出來,防止敵人衝陣!”
敵人在相距三里地的位置停了下來,並沒有著急一擁而上。
楊虎也不相信敵人會跑了二十多里之後,一來就發起進攻。
雙方相距三里,彼此之間的情形就看得一清二楚了。
楊虎略一皺眉頭,隨即又露出詭異的微笑。
斥候兵沒有看錯,敵人就是兩千步軍,打頭陣的正是一百二十頭戰象。
和前面抓的俘虜一樣,對面的軍卒同樣是古銅色面板,只有腰間圍著一塊皮裙,其他的地方全部裸露著。
臉上用白色染料勾畫出豹紋,胸膛上勾畫著虎頭。每個軍卒都是左手藤牌,右手直刃長刀,和先前的那些俘虜沒什麼兩樣。
楊虎並沒有過多地觀察敵人的步卒,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最前面的戰象身上。
泥灰色的戰象一人多高,戰象背上有一個木製方形小平臺,或者叫做一把大椅子更合適。
每一頭戰象背上有兩名軍卒,左邊是弓箭手,右邊是長矛手,他們都坐著。
楊虎並不知道戰象上的弓箭手使用多大拉力的弓,當然也就不知道射程多遠。唯一能夠明白的,就是長矛手擰著的那根長矛,應該有兩丈多長。
敵人的突擊兵力,就是一百二十頭戰象,一百二十名弓箭手,一百二十名長矛手。
“四十兩弩箭車提前到拒馬後面,分成兩組進行警戒,不要讓敵人的戰象衝起來。第一輪弩箭打擊距離調整為三百步,摸清楚敵人弓箭手的射程再說!”
“步軍的弓箭手出來一個百人隊,保護弩箭車兩邊側翼,其他人全部退到柵欄後面,沒有命令不準出擊。”
雖然不知道敵人會採用什麼方式發起進攻,但是楊虎還是按照穩妥的防禦方式,下達了準備戰鬥的命令。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0522、楊虎之謀
緬甸蠻荒之地,一切都和內地不同。
兩軍對壘之下,既不鬥將,也不鬥陣,就是單純的鬥軍。
說白了,就是兩支烏合之眾的軍隊一衝而上,大砍大殺一通,誰支援不住就輸了。
這種戰鬥方式唯一的結局,就是殺人一萬,自損一萬,甚至自損一萬二。
敵我雙方根本沒有什麼戰術可言,完全就是拼總人數。一方死光了,自然就輸了。
大戰過後,戰場上遍地都是死屍。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人口快速削減下來。
如果放在內地,那都屬於最後拼命的手段,也就是垂死掙扎之下的自殺式進攻。
大明軍隊三次南征為什麼失敗?就是因為火器的廣泛使用,軍卒的個人戰鬥力幾乎趨近於零了。
凡是面對一擁而上的混戰,最後慘敗的就必然是大明官軍,絕對沒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