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瀲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千年前,這裡是一個荒蕪的深山山坳。雖然地勢險要,卻一直無人問津。在北宋,淳化十年的一天,這個冷清的荒谷之地來了很多人。
一個上千人的車隊,蜿蜒艱難地爬上山地。車隊裡有家丁打扮的隨從,也有騎著大馬,身穿鎧甲的將領;也有數百丫鬟模樣的女子。
從為首的馬車上下來一對四十上下的夫婦。丈夫國字臉,眉眼中帶著殺氣,一看就是曾經帶過兵的人。他對衣飾華麗,綴珠帶玉的妻子說,“菡妹,就是這裡了。沒錯的。父親身前帶我來過數次,我是不會忘記這個地方的。”
妻子則溫順地對丈夫說,“既然是夫君與老爺都看好的地方,為妻沒有異議。咱們就此安頓吧。”說罷吩咐女眷們將車上的細軟開始卸下。丈夫則招來幾名身著盔甲的軍士,讓他們帶領男丁們開始在此處安營紮寨。
之後,這一千多人全部動員起來,開鑿山石,砍下巨木,按照丈夫手中的一張圖紙,開始動工,搭建起了一棟棟石屋。而這些人便開始了在此處的生活。
這兩夫婦死後,這些人為他倆建造一座祠堂,將二人供奉起來,因為這些人全是他倆人的家丁、僕人、手下,以及兒女兄弟。
這兩人的身份在村子的記錄中被隱去。這是為了達到真正的隱姓埋名。謝老者告訴幽龍與高翔,這兩人其實是大宋開國功臣趙普的兒子趙承宗和他的妻子,樞密使李崇矩的女兒李碧菡。
這趙普很有來歷。他是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主要軍師,北宋的開國功臣。曾經官拜宰相。
自趙普死後,兒子趙承宗按照與父親當年的約定,辭去鄆州知事一職,帶領趙家所有家眷來到此地隱居避禍。而這個地方,是趙普當時任河南尹的時候,確定下來的。
趙普要求兒子,在他死後,務必就要離開京城,舉家搬遷到此地生活。一代權臣,竟然要求自己的兒子如此避禍,這背後隱藏了趙家揹負的深重罪孽。
而這個秘密是在村子陷入絕望災難的時候,眾人才得以知曉。
趙承宗雖然不知為何要這樣做。父命難為,他還是按照父親的一切要求修建了這個村寨。
自此,背山臨水,自給自足,躲避戰禍,無論魏晉。趙家子孫開始了在此安息繁衍的生活。而且按照父親的要求,取名“風門村”。意味風生水起。
村子逐漸變得越來越熱鬧,也陸續有外姓人遷此居住。只不過,無論是趙姓還是他姓,安居本村的人家必須遵守唯一一個條件:家中一旦有人過世,不可以埋在村子之外,須埋在自家的房前屋後,或是村裡的其他地方,道路,溝坎中皆可。意義為進入此村,死不出村!這也是趙普給兒子定下的死規。
雖然此規定頗為怪異,村子的戒律中也同時給出解釋:骨肉至親不可分,生死相依,永世相望。久而久之,與世隔絕的村民們也習慣了這個規定。沒有人再覺得奇怪。
就這樣,在這世外桃源一樣的環境中,全村相安無事,繁榮了十幾代人。大宋天下打得一團亂,也從未影響到他們。
直到有一天,村中來了一個青衣道士,頭髮鬍鬚全白,模樣清瘦脫俗,手拿一道長長的佛塵。他的到來,改變了整個村的境況。
老道士拜見了村長,那時候外面已是明朝。村長依然姓趙。那老道憂心忡忡地對趙村長說,“我是途徑此地的雲遊道人,我發現你這村子風水很有問題,相剋相沖的地方很多,時限將至,全村即將大難臨頭。”
趙村長當然不信,以為老道騙飯吃,胡謅的。只是老道看起來年事頗高,詩禮傳家的他也不好當面責難,便說,“我們這村可是老祖宗看準了風水,特選的絕佳位置,依山而建。十幾代興旺到現在,怎麼會有問題呢?”
誰知老道一聽,也沒有辯解多說。起身就走。臨走丟下一句,“若然本村有事,到十里之外的玄清觀找我。一月之內,我都在那裡。”
老道走了之後,村長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三天之後,村中開始有村民染上奇怪的疫病。先是發熱,之後全身長滿紅瘡,人便越來越不清醒,最後發狂吐血而死。
就這樣一週之內,死亡的村民有數十人,病重則百人。這疫病的原因一直找不到。連村裡最好的醫生們也束手無策。
村長開始尋思老道的話,也許是有道理的。又過了幾天,死亡人數增加起來,村長終於坐不住了。派人到十里外的玄清觀請來了老道。
老道也不介意之前村長的態度。釋然地在村中走了兩圈,對村長說,必須在村子西北角,建一間坐南朝北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