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威。
劉申手持佩劍,從廊柱後緩緩出來,直面這一幫叛變的軍人。
劉申看著周岱嶽說:“爾等都做到這樣了,看看這房間的遍處箭矢,還說什麼不敢冒犯君威?”
他說:“周岱嶽,當年,朕愛惜你的英勇,提拔你做了御林軍統領,把自己的性命交託於你,可是,沒想到,有朝一日,你會把自己的勇氣,用在叛君作亂上。你還記得當日在朕面前的盟誓嗎?”
周岱嶽冷笑道:“此一時,彼一時。那時陛下對軍人視如同胞手足,臣等自然視陛下為一代英主。如今陛下過上了太平的日子,忘記了兄弟們的喋血犧牲,把軍人視同累贅,臣等自然也就不能再奉陛下為明君。陛下您一生的盟誓,全都兌現了嗎?還不是一樣因時而變,權宜行事?陛下久歷滄桑,洞悉人心,又何必用這些天真之辭,來指責臣等呢!臣等雖然是故大將軍帶出來的人,但是,臣等卻沒有故大將軍那樣的無私雅量,有平定天下之功,而始終自我貶抑,不受恩賞。臣等只知道本朝的建立和強盛,全靠漢軍的英勇無敵,陛下不可以過河拆橋,天下承平之後就把漢軍的弟兄們擱置在一旁!如此忘恩負義,何能君臨天下!”
劉申說:“爾等意欲如何?”
周岱嶽說:“奉楊大將軍令,臣勸請陛下顧惜身體,適時退位,歸隱溫泉行宮,頤養天年。”
劉申說:“讓我退位?那麼,這個天下,爾等欲交給誰來操心呢?”
周岱嶽說:“當然是傳給陛下的好兒子來繼續做這個國家的皇上。”
劉申說:“你們選擇了朕的哪一個好兒子來即位呢?”
周岱嶽說:“皇九子廬陵王。”
劉申說:“皇九子雖然封王,年齡幼小,哪裡懂得處理朝政?”
周岱嶽說:“他不懂,咱們懂啊,不是還有文臣武將們輔佐著嗎?而且,皇后也可以單獨留在宮中,繼續照拂新君,教他如何好好地做一個知恩圖報的皇上。陛下您可以放心去休息,不用操心這麼多的事情了。”
劉申說:“那麼,現在的皇太子,你們打算如何對待?”
周岱嶽說:“現在的皇太子,政見主張和陛下如出一轍,對裁軍的熱心更勝於陛下。他當然不合適做這個國家未來的皇上。既然陛下已經下詔傳位給新的皇上,皇太子的位分,自然也要隨同廢黜了。陛下放心,我們和皇太子並無私仇,就像我們不欲謀害陛下一樣,我們也不欲加害皇太子。皇太子革除位分之後,會遷出京城,回到故大將軍當年的封地安臨縣,在那裡,我們不會讓他知道朝堂上的任何訊息,他可以超越塵俗,清心寡慾,盡情遊山玩水,風花雪月地度過風流雅緻的一生。除非,他自己非要與我們為敵,自取滅亡。”
周岱嶽說:“陛下,你看,我們雖然這麼辛苦地殺入行宮,死傷折損了不少好兄弟,但是我們卻對陛下父子,仁至義盡,不唯不加虐待殺害,而且禮敬有加,該給予陛下和皇太子的,我們全都給了,一點也沒有短少。陛下見過這樣的叛亂和兵變嗎?”
周岱嶽說:“所以,我們這不是叛亂,也不是兵變,只是貨真價實的兵諫。因為陛下一意孤行,不肯聽從眾多漢軍將士的聲音,我們被迫採取這樣的方式。我們對本朝的忠心擁戴,從未改變過。希望陛下愛惜我們的忠君報國之心,順應兵心所向,從速寫下退位詔書,令運京的皇太子開城接旨,尊旨奉行,讓楊大將軍的大軍順利入城,擁立新君,立民心安定,令朝政重回太平。”(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九章 楊彪叛亂(6)
(一)
聽罷周岱嶽的陳述,劉申冷靜地說:“如果我不寫呢?”
周岱嶽冷笑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已經做到了這樣的地步,陛下認為我們會半途而廢麼?如果陛下不寫,那就只好委屈陛下,再待在這間屋子裡,好好想清楚。眼下,外面的朝臣還不知道行宮裡面的情況。明天我們將會回答朝臣說陛下旅途勞頓,希望多休息一下,今日且不議事,百官也不妨各自散去休息一日,讓陛下有時間慢慢考慮。後天,如果陛下還不能想清楚,楊大將軍將會直接來面見陛下,聽取陛下的意見。我們也會對朝臣說,陛下正在召見楊大將軍,商議圍獵演兵之事,並有重大事宜當面交代。如此又可以給陛下多一天的時間好好考慮。這麼長的時間,以陛下的聖明,想必對事情已經考慮得很清楚了。”
劉申說:“如果我依然不寫呢?”
周岱嶽說:“那麼,因為陛下身體向來不好,此番勞頓之後,陛下就會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