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宰相魏國清雖然年紀老大,但是頭腦清楚,目光銳利,看到了此事對於國家安定的危險性,覺得有必要讓皇帝知道。然而,此事涉及皇子,非同小可。他思忖再三,決定要謹慎行事,在多方收集了人證、物證之後,才熬夜親自寫了奏章,擬秘密入宮向劉申面陳。
他覺得皇四子還年輕,平素為人也不算惡劣,不想因為此事,毀掉這個孩子的一生,故而在奏章措辭上,字斟句酌,希望能提醒劉申,大部分的責任在於昌平侯之流,皇四子只是年輕衝動,被人利用而已,頗有為皇四子開脫之意。
就在魏國清寫好奏章,決定第二天晚上秘密進宮的時候,劉申多年積勞成疾,突然在上朝時心絞痛發作,暈倒了過去,隨後病倒在床榻,多日不能起身理事,只能令皇太子監國,代為上朝,與大臣們商量著處理國事。
魏國清率朝中內閣重臣進宮探病,見劉申病得形容憔悴,精神萎靡,便知絕不可在此時舉發昌平侯攛掇皇四子謀逆的事情,讓劉申動怒,加重病情,乃至危及國本,只得無奈地把這事按下,將寫好的奏章又原樣帶了回來,等待劉申病癒好轉後,再擇機奏報。
不過,他暗中招來了刑部、兵部、城防司等處的門生下屬,交代他們嚴密監視昌平侯一干人等的活動,嚴密防範,以防他們趁皇帝病倒,作亂生變。
佈置完畢之後,魏國清在府中思慮再三,覺得茲事體大,如此佈置還是不太放心,於是,他也沒有和任何人說起,便獨自入宮,請求謁見我。
(五)
我在昭陽宮的偏殿接見了他,聽他完整地呈報了多日以來的調查監視結果,看了他呈交的種種人證物證,我感到非常震驚,而且痛心,想不到我生的兒子,竟然也會做出像景雲當年那種骨肉相殘的混賬事情!我不由得想起了你父親當年在祠堂痛責景雲的情形,深覺也應該好好教訓一下這些膽大妄為的孩子。
但是,考慮到劉申的病情,我也贊同魏國清的處理意見,暫時不要讓劉申知道此事。目前不妨內緊外鬆,各方協同嚴密監視,我倒要看看,這些雞鳴狗盜之徒,能夠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我對魏國清說,有些事情,身為臣躬,他若不方便出面來辦,不妨交給傅天亮去做。
傅天亮就代表著我,這一點舉朝皆知。
身為皇子們的嫡母,身為皇太子和皇四子的親生母親,我若出面管教兒子,那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沒有人膽敢說些什麼,而且,人人也都非常清楚劉申對我的特別感情,我因為與軍隊的種種關係而在後宮的特別地位,就算我做出什麼斷然處置之事,想要藉此在劉申面前扳倒我,影響他對我的信任和尊敬,那也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我表示鼎力支援魏國清,一定要把這次謀逆事件處理在萌芽狀態,不令它發展蔓延,禍及國家和百姓。
魏國清如願以償地得到了我的堅定支援和明確懿旨後,精神大振,對處理此事的信心,增強了百倍。
我對魏國清的忠誠謀國表示了深深的感謝,也代表劉申反省了我們夫婦教子不嚴給朝政帶來的危害,為此,我向百官道歉,向天下人道歉。
魏國清聽後,心裡非常的感動,伏地謝恩,領命而去。
看著魏國清帶著滿頭的白髮,以老年人特有的蹣跚步伐,轉身慢慢地離去,我的心裡,充滿了無法言說的苦澀和悲涼。
難道,骨血相殘也是人的一種天性嗎?
為什麼你無法避免,劉申無法避免,我自己的兒子們,也無法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呢?(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三章 昌平侯謀逆(2)
(一)
然則,所謂小人,就是那些不懂自己和他人的真正福祉究竟何在的人。
魏國清的隱忍不發,並未換來昌平侯之流的自我反省和懸崖勒馬。
皇帝的病倒,果然令他們欣喜若狂,躍躍欲試,他們連續數日,秘密開會直到夜深,策劃如何才能利用這個絕佳的天賜良機,設計和內宮的部分宦官勾結,假傳聖旨,騙皇太子率衛隊持兵器入宮,然後裡應外合,當場擒拿皇太子,誣陷皇太子想囚禁父皇,提前即位。他們的秘密信使以關心皇帝病情為由,頻繁往來於宮中某些宦官的家中,內外聯結勾串,完善行動細節,務求一舉成功。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這些行動,在魏國清的監視網路嚴加防範之下,全都明如白晝。
眼見得這幫人招兵買馬,蠢蠢欲動,謀逆之舉已經箭在弦上,皇太子的處境十分危險,魏國清覺得必須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