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臣反對,到時候您一定要支援和提醒皇上,千萬千萬,不要違背祖母的心願。”
嵐琪重重地點頭,一面又問:“我雖然久在太皇太后身邊,除了對她對家鄉的思念,再沒看到過太皇太后心裡有其他記掛,多希望能滿足她所有的心願,可是她不說,我真的不知道。”
嬤嬤笑道:“何止娘娘不知道,皇上同樣不知道,連奴婢也不能看透她的心。主子是受過傷害的人,從那以後她就把自己的心關起來了,從那以後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明白自己該做什麼,所以十來年,主子一樣教導您,她不希望您心裡藏太多的事,就是怕有朝一日和她一樣,明白那些事不能對任何人說,只能一輩子憋在心裡痛苦。”
“我記著了。”嵐琪哽咽,想想這十幾年的相伴,雖說是她給太皇太后解悶解乏,但深宮歲月多寂寥,她從一個常在到如今的地位,旁人看著皇帝對她聖寵不倦,實則不過是皇帝從忙忙碌碌的朝政中抽出了那麼一丁點的時間來給她,更何況還有其他的女人,她不能爭也不屑去爭,是在太皇太后身邊終日有人說話,才讓她不覺得宮裡的日子綿長看不到盡頭。
之後兩天,太皇太后的精神比月初好了許多,不管外頭的人如何猜測,嵐琪只管盡心陪伴在她身邊。而前來照顧的人一波一波地倒下,太后前些日子就病倒,慈寧宮的宮女太監也有扛不住的,蘇麻喇嬤嬤之前摔一跤身子就沒見好,天知道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哪兒來的精神一天天支撐。
漸漸的,宮內那些嫉妒德妃一手把持慈寧宮的女人們,也暗下唏噓德妃的誠意和孝心,換做別人,只怕沒幾個能做到這一步。
承乾宮裡,皇貴妃入冬後身子就一直不大爽利,雖沒有兇險的大病症,但那每天形同枯槁的臉色,實在不敢讓人奢求她能去慈寧宮應個景。好在皇帝知道她身子弱,不僅不勉強她去祖母跟前盡孝道,更偶爾會特地來看看她。
而四阿哥除了派小和子一天三四趟地來問候額娘,每天下了學都陪在母親身邊,連背書寫字都在她屋子裡,時常弄得皇貴妃哭笑不得,可是趕他走又不肯,丈夫和兒子都那麼體貼,皇貴妃心裡暖著,身子便是一天天見好,她也希望自己能在太皇太后西歸後,可以幫玄燁分擔一些事。
這日青蓮伺候皇貴妃用藥時,說德妃娘娘在慈寧宮裡差點暈厥,皇上派人要把娘娘送回永和宮,娘娘死活都不肯走,皇上也沒法子,現下產育上的幾位太醫穩婆都挪去慈寧宮待命了,生怕德妃隨時會生,青蓮唏噓著:“便是尋常人也支撐不住這樣日日夜夜的照顧,何況孕婦呢,德妃娘娘對太皇太后,真是旁人不能比的。”
皇貴妃喝了藥,揀了一塊梅子含在嘴裡,這是四阿哥讓小太監出宮去給她買來京城最時興的蜜餞,比起宮裡中規中矩的更可口好吃,因為自己每天吃藥比吃飯還多,兒子怕自己終日苦哈哈的,宮裡的東西又厭倦了,就拿自己體己的銀子去買來這些給她。
想著德妃全心全意地照顧太皇太后,再想想胤禛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護,皇貴妃突然覺得孩子身上果然會遺傳父母的品質,德妃所有的優點胤禛都有,而她能有一個兒子這樣疼著自己,也全是德妃十月懷胎的功勞,可近十年,她沒跟自己計較過半句話。
“你派人去書房告訴小和子,讓四阿哥下了學不必趕回來,德妃在慈寧宮身子不好,讓他去問候一聲,就說是我的意思,他不會不聽話。”皇貴妃又挑了一塊杏脯撕了放入口中,很平靜地吩咐青蓮,“你再燉一盅燕窩送去慈寧宮,不管她吃不吃,算是我的心意。”
青蓮連聲答應,趕緊派人分頭去忙,待傍晚書房下了學,四阿哥帶著身邊人往慈寧宮來,宮女通報至內殿時,嵐琪正坐在太皇太后榻邊翻花繩給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