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網上傳播後,不僅甕安當地群眾,全中國乃至國外關注“6·28”事件的人們,仍然無法從官方獲得權威資訊,網上傳言在政府沒有正面回應的情況下,在人們心目中也就成了“事實”。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最終逐漸演變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罕見的打砸搶燒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的重大惡性群體性事件。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二、緊要關頭,主要領導到哪去了?
甕安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幹部不到現場,不敢面對群眾,迴避矛盾,反應遲鈍,措施不力,貽誤控制事態良機,丟掉了阻止事件升級的最後一道“防火牆”。
甕安不少幹部群眾反思“6·28”事件的教訓時說,其實群眾是通情達理的,是擁護黨和國家的,只是不明事情真相,心中有怨氣,關鍵時刻只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時站在群眾面前來,拿著話筒喊下話,說明情況,勸告一下,讓群眾把怨氣發洩出來,事情就不會鬧得不可收拾,處置“6·28”事件就不會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如果縣委、縣政府和縣公安局有哪位主要領匯出面接待上訪群眾的話,局面就不會失控,就不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受訪的當地幹部群眾紛紛這樣說。
他們說:“甕安在‘*’最亂的時候,也沒燒縣政府,沒衝擊公檢法機關,這次事件如果縣裡主要領導及時趕到現場來,站出來與群眾對話,或者州里有領匯出面真心誠意的對話、解釋,事情絕不會鬧到如此嚴重的地步。”
他們認為:“無論發生天災還是人禍,事發地主要領導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往往能夠起到穩定人心、扭轉局面、控制局勢的關鍵作用。像甕安縣發生這樣大的事件,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連面都不露,不論是畏險怕死,還是麻木不仁,都是嚴重的失職和瀆職,都應堅決追究責任。”
在2008年6月28日14時至20時這6個小時的關鍵時段中,從州府所在地都勻到甕安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無論是甕安縣委、縣政府和縣公安局的主要領導,還是黔南州委、州政府、州公安局的主要領導,均沒有出現在現場聚叢集眾面前,不是害怕群眾,也是漠視群眾,這成為引起現場聚叢集眾強烈不滿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縣、州領導幹啥去了?當晚22時20分,州委書記一行才趕到甕安,由於現場人太多,汽車開不進城,焦急地圍著現場轉了又轉,一直等候29日凌晨從貴陽連夜趕往甕安的貴州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長崔亞東。
當天下午,縣委書記王勤、副縣長肖松、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宋輝等人,正在縣電信局參加“全國處理信訪突出問題”電視電話會議。
16時許,當*隊伍從大堰橋出發時,收到資訊的玉華鄉政法委書記李安平、派出所所長陳甚學,立即向肖松、縣公安局副局長周國祥等人報告了這一重要動向。周國祥分別向肖松、公安局政委羅來平、公安局局長申貴榮作了彙報。肖松接到報告後,立即向同在會場的王勤作了彙報,並按王勤安排趕去現場,王勤繼續參加會議。宋輝接到縣政府值班人員的電話報告後,立即離開會場趕到現場勸說學生離開,並用電話報告了縣長王海平。
肖松等人驅車趕到縣公安局群眾請願現場時,遭到一些小青年指著鼻子謾罵,他當即打電話向王勤彙報現場小青年比較多。王勤立即打電話給縣教育局局長張世德,要求通知各校校長帶教師到現場去勸散學生。接到指示的張世德立即通知城區各校校長安排老師到現場疏散學生。但此時聚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警戒線受到衝擊,並有人衝進公安大樓一樓,開始打、砸了。肖松及時將現場情況向王勤彙報,同時去公安局辦公樓召集緊急會議,研究對策。
17時50分左右,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結束,王勤再次接到肖松從現場打來打、砸升級的電話,便安排工作人員通知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四家班子領導到電信局集中,商量處置對策。
18時20分左右,縣長王海平從都勻趕到甕安縣電信局處置群體事件臨時指揮部。羅來平也從都勻趕到甕安,並組織外圍民警到縣武警中隊集中。由於沒有防暴裝備,無法開展工作,州公安局負責人指示,由州里統一指揮。申貴榮趕回甕安後,要求公安幹警全部穿警服,並叫35歲以下幹警穿防暴服,由州統一指揮。為電信局免遭圍攻,臨時指揮部轉移到離現場更遠、更安全的縣武裝部。
19時許,黔南州公安局負責人才趕到甕安現場,在外圍轉了一圈,沒有采取措施。
當地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