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3/4頁)
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福生活。
來到許都後,曹操對他關懷備至,經常進獻四時瓜果,美酒肥羊則更不必說,連屬下陸續搜尋到的一些宮中流失的器物也及時的送進宮來
二十九 最大最狠的地主
東漢時期朝廷向百姓收糧有定例:兩漢賦稅制度,除恆帝、靈帝增加畝稅十錢以外,一般通行“十五稅一”或“三十稅一”的實物地租。另外還有“算賦”,即凡年15以上至56歲,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徵112錢,謂之“一算”。對於商人與奴婢則加倍徵收。
這基本上稱得上“輕徭薄賦”,但也不難估計出,靠這點賦稅養一個龐大的軍隊是不可能的,就算人民都能安居樂業,也難養得起曹操的十幾萬大軍,更何況大部農田都已棄耕。
棗祗在隨曹操剿滅汝南黃巾軍餘部時,對起義農民亦戰亦耕的做法產生了興趣,從中受到了啟發,關鍵是曹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棗祗的建議是利用這些農具,在許昌一帶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為屯田都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棗祗首先將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國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軍隊的編制編成組,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大致是五五開,用政府提供的耕牛的話,那農民就只能得四成了。
大家注意到了嗎?這個時候的農民已淪落到了國家的佃戶,在租種國家從他們手中奪走的土地,而向以曹操為代表的國家上繳的田租卻是今古奇高!
很明顯,曹操所代表的國家是最黑心的地主,實際上是直接把農民奴隸化了,而且是用法律把農民綁在了土地上,究竟是奴隸了百姓還是解救了百姓到現在也爭論不斷,屯戶們也未必就對政府感恩戴德,起義反抗也一直不斷,當然也一直不斷地被堅決鎮壓。
最大的害處莫過於曹操開了個最沒人性的先例,創造了“屯戶”的屯籍,遺害相當久遠,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不管怎麼說,屯田政策的實施成功了,第一年,就“得谷百萬斛”(《三國志&;#8226;魏書&;#8226;武帝紀》)。於是曹操就下令,郡國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後來又接受棗祗的建議,下令軍隊屯田,屯田制得到廣泛地推行。
屯田制的實施,不僅為曹操解決了令人頭疼的軍糧問題,而且還為他爭取了大量的人口,從而加快了曹操稱雄中國北方的程序。棗祗也因此被提升為陳留太守。但可惜的是,棗祗不久就因病去世。事隔多年,曹操對棗祗仍念念不忘,追封棗祗為列侯,並讓他的兒子襲其侯位。
曹操的“農墾”“軍墾”事業蒸蒸日上,而他將來的主要對手劉備卻每況愈下,連暫安小沛也不可能了:袁術落井下石,非要痛打“落水狗”;呂布態度變幻莫測,親疏莫辨,三家提前上演了“三國演義”。
三十 徐揚二州預演“三國演義”
揚州袁術一方獨大,徐州呂布新位未固,小沛劉備忍辱安身,兩州三方的政治態度可以用三個成語來概括:劉備在仰人鼻息,呂布是朝三暮四,袁術純粹是落井下石。
這三個成語大概不用解釋,看字面大家也都明白啥意思,如想切身體會一番,前兩個還好說,最後的落井下石需要說叨一番。
落井下石也就是說:你不小心掉到了一口深井裡,有個人發現了,沒去報110或119,而是搬了塊大石頭,順著井口就扔下來了。可怕不可怕?聰明的人不會在井裡等石頭,多半是在井上邊搬石頭,因為只要臉皮厚點,過後會掩飾,說不定連個壞蛋名頭都落不下。
落井下石不需要理由,因為一般後面緊跟著的是趁火打劫,那個“劫”字,就意味著利在其中。袁術對劉備就是如此,想躲在呂布翅膀下面過幸福生活?想得美!先滅了你,那呂布也就該向我遞降書了。
可是呂布會看著現在已經成了他部屬的劉備捱打嗎?得先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解決?袁術用的是歷史上常用的老辦法:政治聯姻。
不用花費多少軍費,僅一個媒人,姓韓名胤,韓媒人要給呂布的女兒和袁術的兒子牽紅線,讓呂袁兩家成為親家—用的是蘿蔔醮黃油的軟手段。
呂布對袁術要求的政治聯姻就非常感興趣,敢明爭帝位的目前還只袁術一人,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弄不好就是個太子妃,將來保不齊就成了皇后,不能誤了孩子的前途吧?再說了,女兒一過門兩家就是親家了,再仗著人多來打仗就總多點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