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是一槍。槍聲就是警號。日軍三四個人加速翻窗進入倉庫。在這同時,郭興發也跳到麻包後邊,拔出一顆手榴彈就扔了出去。日軍不顧傷亡,快速翻窗進入。郭興發、張傲林兩人同時後撤,利用倉庫內的物資、貨架及雜糧堆起的一堵堵矮牆,與敵人迂迴周旋。張傲林抽空用毛巾包紮住自己左臂的傷口,郭興發向視窗又扔出一顆手榴彈。謝晉元率領敢死隊員趕到時,敵軍已從視窗陸續爬進20餘人,他命令二連長鄧英率二排(排長李春林)守住倉庫中間的樓梯及通道,不讓敵軍進入,然後往西擠壓敵人。他指揮敢死隊員,防堵南面,先命兩人從不同角度以步槍封鎖視窗,不使敵兵再入。然後約定訊號,從兩面同時進攻,投以一批手榴彈,將進入倉庫的20幾個敵人全部消滅。我軍奪回視窗後,再以手榴彈擲向牆邊的十幾個敵人,敵兵跌死、炸死5人,餘皆逃去。我軍除張傲林外,尚有三名戰士被手榴彈炸成重傷,兩名敢死隊員輕傷。
敢死隊員。謝晉元組織的一個排敢死隊,一半留在三樓應急,親自掌握。其餘三三兩兩分駐於各樓,與各連哨兵一起密切注意敵軍動向,發現緊急情況,可以機動處置。
28日黎明前,天空仍是一片煙塵混濁的陰霾景象。天漸微亮,突然,戰士們發現有敵兵在新垃圾橋西堍蘇州河邊打旗語招步兵和坦克來攻。再一聽,光復路一號鐵門外有咚咚的掘地聲。二連二排長李春林從二樓視窗探頭一看,嚇出一身冷汗。只見20幾個敵兵,乘天色未明時,已偷偷運動到倉庫牆下,緊貼著牆根,頭上以鋼板擋著,幾名工兵在拼命挖掘牆洞,另有幾人準備好在洞內安裝炸藥,進行爆破。只等鐵門炸壞或牆壁炸開,坦克和步兵就來進行衝擊。李春林排長一面叫人投擲手榴彈,一面派人緊急報告謝團副。手榴彈的連續爆炸聲,引起了各樓守軍的注意,謝晉元在三樓視窗也發現了這裡的嚴重情況,派人上五樓再投以迫擊炮彈。日軍也知道我軍手榴彈、迫擊炮彈的厲害,所以用大鋼板一塊頂在頭上,一塊遮住屁股,手榴彈、迫擊炮彈扔下來,必然向外彈出去才爆炸,損傷不大。於此千鈞一髮之際,謝晉元正準備採取斷然措施,派敢死隊鑽牆洞,從菸紙店繞出,攻敵後路時,在五樓的敢死隊員陳樹生往身上捆綁了好幾顆手榴彈,拉了導火索,從五樓窗外突出部跳向敵人叢中,手榴彈在鋼板下面爆炸,20幾個敵兵全部被炸死或震死,而陳樹生也壯烈犧牲。我軍各樓視窗的機槍、步槍如雨般掃射,河邊日軍旗語兵及坦克後面的步兵或死或傷,紛紛逃竄,坦克也掉頭逃回去。(以上情況據李春林排長回憶)。蘇州河南岸觀戰的民眾,目睹我軍英勇壯烈、視死如歸的英雄行為,無不感嘆垂淚,有的高呼口號,向我軍致敬。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八百勇壯士,威名震寰宇(10)
陳樹生,湖北省利川人,21歲。1934年冬,88師從皖南移駐利川,他才18歲,因農村遭災,家境貧寒,在城裡做夥計,便報名當兵,入補充團第一營,班長便是李春林。在謝晉元的言傳身教下,又經過“八一三”兩個半月的浴血戰鬥,一步步提升,李春林升為二連二排排長,陳樹生為二排四班副班長,都是指向哪裡就打到哪的錚錚鐵漢。有的書上寫陳樹生跳下去為了炸敵坦克;當時報紙上說是20幾名日軍在新垃圾橋邊打旗語,招部隊來攻,陳樹生跳過去與敵同歸於盡;還有書上寫該戰士叫石先達等等。筆者認為,二連李春林排長的回憶比較符合實際。
一等射手。天亮後,日軍十餘人又沿牆邊偷襲,我軍等敵人進至光復路西邊大門口時,居高投彈,斃敵數名,殘敵向西亡命而逃。大批敵機,一隊隊的飛臨倉庫上空,偵察威脅,企圖投彈,我六樓平臺兩側各一挺高射機槍,已以雜糧袋和沙包圍護,敵機稍有低飛,即行射擊,故其不敢低空俯衝及投彈。六時許,謝晉元、楊瑞符往各連慰問受傷的戰士,對二連反擊敵軍偷襲時受傷的三名戰士,謝晉元關照衛生兵應重點照顧和治療,以後,兩人再到樓頂平臺巡視,逐一詢問了東西南北四個角上的哨兵,要他們兩人一組,日夜監視敵兵動向。此時,只見整個閘北濃煙沖天,大火瀰漫,在煙火籠罩下,陰霾的天空更顯得暗淡無光。26日以來,漫天的大火此處剛熄,彼處又起,綿延不斷。日寇在佔領閘北、虹口、楊樹浦後,大肆搶掠併到處縱火焚燒,四行倉庫就像火海中顛簸的一艘船似乎隨時會被大火吞噬,又像經受狂濤激浪衝擊的巨巖,火浪捲過仍巍然屹立。
烏鎮路方向的敵人在交通銀行倉庫四樓平頂及沿河一帶架起重機槍和迫擊炮開始向四行倉庫掃射、轟擊。一時子彈亂飛,有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