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廠、衛東廠、第一機床廠、第二機床廠、建華機械廠、北滿鋼廠、富拉爾基紡織廠和中國第一重型機械廠,那都是國家的萬人職工的寶貝廠子,也是大鵬自建國以來生活成長18年的故鄉,那裡有他幼時和學年多少美好的回憶,在他別後的15年日子裡變化得多麼的可怕…。
人生的道路就是跌宕起伏的,有喜怒哀樂也有悲歡離合,不乏在這個歷史大舞臺中都扮演著各時期不同的經歷。大鵬是在為兵團磚廠機械更新做出貢獻後辦理了知青轉點返城,以責任感沒有辦假離婚,是帶著全家人能否落實戶口?最後能否把岳父母接來團聚沉重負擔,充滿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渴望,攜妻女返回了他夢寐以求的故里。
許廠長是房產段派到磚廠的負責人,他在市區辦公室為大鵬一家安排了房子,每天大鵬和廠工人坐通勤車去磚廠,把他的大女兒送進鐵路第二小學,華英為了生活經常去火車站賣瓜子,生活過得非常的艱苦。半個月後磚廠為大鵬安排了住處,而這裡離市區大約有二十多里遠,大女兒她只有坐火車去鐵路職工子弟小學上課,房產段給辦理了火車通勤證,為了上學只有往返坐火車了,華英在磚廠幹些零工,家才安定下來。
磚廠的工作正在緊張的生產,大鵬在鉗電工組共計十個人,段裡派來的兩個退休師傅掙高工資,車工、電氣焊工是兩名近四十歲的女同志,再就是職工子弟學徒工了。在廠工人大部分是職工家屬和子弟,磚廠生產是以人工推土悶料,每推車都要用鐵鍬往裡摻灰、傳堆和澆水,第二天再用小推車上土的方式原始而落後的生產,每天只能完成四萬塊坯。尤其是隻有一道攪拌機,以人工方式往土裡摻灰根本起不到紅磚內燃作用。
初來乍到大鵬連電氣焊把都不敢碰,那會搶別人手藝招嫉妒,為了迎合鉗工集體感,他只能更換鉸刀、保養機器、擰泥線什麼的。徒工們搶著擰泥線,一小時快的60根,手經常被泥線扎破流血,大鵬製作了個泥線機,每小時能完成150根,人們說他是調來的技術員,他只有格外小心翼翼的工作著。
知青轉點市裡有檔案規定,必須是80年返城的,因為都是82年辦的手續怎麼辦?用小刀刮橡皮蹭掉2,重新填寫0還不行,用鍋蒸鹼水泡再晾乾,變成兩年前的紙樣才成,即使那樣經化驗百分之百的都不合格,尤其假離婚書,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大鵬不管那套,三證扔到知青辦不管了。
房產段知青辦要戶口本、派出所和學校的證明,大鵬去繼父母家說要戶口本,繼母堅決不答應,就好像是要分她家產似的,繼父彷彿當不了家,戶口本被繼母藏起來了,還是繼母的兒子大川給要出來的,大鵬感激的說:“大川,我保證不要家中的一分錢,只要戶口落實我起出來另立戶。”
儘管派出所、鐵路中學都開了證明,大鵬把戶口、檔案三證都交到知青辦。而繼母三天兩頭去段裡鬧,劉佳宜也去知青辦要戶口,段集體辦魏慶福說已經交給市勞動局了,由於繼母娘倆總是找,魏慶福說戶口本丟了,她們又是大罵了一場,從此大鵬再也不能回南局宅了。然而勞動局來通知,由於張大鵬沒辦離婚,是有家之人不給落戶。怎麼辦?
第一批知青轉點返城勞動局沒批,張大鵬找鐵路局知青辦,周建湖主任安慰說:“你的情況段領導有話,還有第二批嘛,現在你有工作就等於返城了。我五個孩子下鄉,現在四個返城了,早晚也得給你落實,放心吧。”
大鵬又來到鐵路中心醫院,工會李主席檢視了孫文秀的檔案,上面也確實記載1960年病故後給過對大鵬的撫卹金,原定是功大鵬上大學,畢業後安排在醫院工作。李主席說:“房產段既然辦理了轉點返城,只有等他們辦不成再找我。”
大鵬接班的問題已經過時,因為鐵路局有檔案,凡屬退休、病故超過一年的按減員處理,當然那個指標會被其它人佔用的,到現在又不能追查,大鵬只有向工會主席要母親檔案裡的照片作為留念了。為了兩個減員指標的流逝大鵬多次去鐵路局秘書處,賀懷英主任只能立案組織研究讓本人等待了。
大鵬每個月只有幾十元工資,就連自己的戶口糧食問題解決不了,那點白麵吃完了怎麼辦?而那些返城的知青大部分在做生意,甚至每天收入要掙他一個月的工資,有的坐火車去江橋背魚,回來批發給販子都掙幾十元。他們不想落實戶口工作,只想掙大錢,而磚廠的任務緊張大鵬只有忙於機械。
大鵬的戶口沒落實,二姑娘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只有找原鐵路中學桂老師幫忙,安排在站前的鐵路第五小學,從此倆個女兒坐通勤車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