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達一百多天。安邦彥於天啟二年二月起兵,進圍貴陽兩百多天。'1'
叛亂髮生後,明朝廷調水西及永寧兵赴遼東作戰而激起反抗。戰爭從天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後持續17年,波及川黔雲桂四省,死傷百餘萬,大規模交戰持續9年。'2'
戰亂中,四川巡撫徐可求死難,貴州巡撫王三善死難,西南大將之冠的總理魯欽兵敗自刎,貴州總兵陣亡於貴陽城下。最後被四川巡撫朱燮元、石柱總兵秦良玉、四川總兵杜文煥、貴州巡撫王三善等平定。
所以說,這種財政制度約束內地的衛所兵還可以,約束各地有地盤的土司那就是基本無效。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財政制度下,有地盤的土司造反不難,內地的明軍很那造反,造成了明朝被異族消滅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內部造反,其實也就是和滿清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關鍵的是,這種財政制度給忠於明朝軍隊的給養供應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已經知道,明朝的軍隊有地方軍戶和戰兵這兩種體制。而在明初,除了一部分邊兵,也是根本沒有其他戰兵的。打仗都要依靠軍戶來完成。而這些軍戶打仗都是他們所在的地方官府來供應給養的。
因為在明初,各個地方的局勢都比較穩定,因此在內地也沒有什麼仗要打。因此,這種地方官府供應本地軍隊的給養的模式,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當然,萬一朝廷總動員,讓這些地方軍隊集合起來離開本地作戰的話,除了這些軍隊所在的地方官府供應這些軍隊的給養以外,朝廷也會供應這些軍隊一部分給養的。
而在那些軍隊離鄉背井以後,其他地方的官府並沒有義務來供應這些軍隊的給養。除非這些軍隊用銀子去購買。當然,也有種變通的方法。這些官府先供應這些軍隊的給養,等到以後再向朝廷或者這支軍隊所在的地方官府去索要。
這樣就可以看出來了,那些官府萬一供應了軍隊給養以後,事後向朝廷或者其他官府索要,那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作為一個官僚,肯定也會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的。
這種情況就導致了明朝軍隊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去作戰。後來為了彌補,明朝的朝廷就規定:離鄉作戰的軍隊的軍功就雙倍計算。可就算是這樣,明朝的軍隊還是不願意,因為在他鄉,自己軍隊的給養供應簡直是太困難了。
371何為根本
就秦良玉的勤王軍隊來說,白桿兵是崇禎皇帝特別照顧的強兵,從大運河邊上行軍的話,他的軍隊給養供應是由運河兩邊的漕運倉庫負責的,因為這些漕運倉庫是朝廷直接管理的,所以理論上秦良玉軍隊的給養供應的問題還不怎麼大——但問題大家知道什麼玩意一旦理論上如何如何,實際上就是往往相反的。
崇禎皇帝說地方上要照顧白桿兵,也沒說其他勤王軍半點不給啊——這麼說就是逼人造反了,但是別的勤王軍也要吃糧不是,自然就就進打起了漕運倉庫的主意,文明一點的,用行賄的辦法從漕運倉庫得到軍糧,野蠻一點的,就直接開始搶了。而秦良玉根據地又是在大西南,就算是她和其他勤王軍相比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也只能來晚了——所以理論上被崇禎皇帝特殊照顧能從漕運倉庫得到充足補給的秦良玉,實際上的情況就只能呵呵呵了!
於是秦良玉這隻理論上被崇禎皇帝特別照顧,補給充足的部隊,就不得不因為補給不足轉向了,秦良玉的軍隊在目前還比較太平的河南境內碰到的給養供應的問題還比較小,可是離開了河南,到了北直隸,那些地方的官府就完全不肯供應了。不是秦良玉不體恤士兵,她的軍隊早就餓肚子了。秦良玉用自己的銀子去買糧草供應自己的軍隊。
當然秦良玉的老家不是一般的窮,靠土地那點產出,秦良玉養活不了白桿兵,秦良玉養活白桿兵的錢主要是來源於走私——別誤會,秦良玉可沒東林黨那樣的大本事,西南當時也沒啥大規模的對外貿易,秦良玉不過是把四川甚至湖廣的特長拿到河南,河北來賣而已。
問題是大明朝國內貿易也是要過各種關卡的,秦良玉身為總兵官貨物免稅的額度其實也是有限的——所以秦良玉為了勤王,為了報效崇禎皇帝,就必須先是貪汙,然後偷稅漏稅才成……。
但是秦良玉沒有想到關內明軍那麼廢物,整個河北都被滿清打爛了,很多城市都成了一片焦土,秦良玉進的商品又賣給誰去?雖然後來崇禎皇帝從內庫中撥了銀子,也只是讓秦良玉的白桿兵吃個半飽而已,隨著四城之戰滿洲被攆出關內,大明文官兔子沒死就殺獵狗的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