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這麼多年來,豪格對於皇阿瑪高瞻遠矚這一點是堅信不疑的,擺了擺手,讓自己親衛把那牛錄章京拖下去打二十鞭子,而後對著皇阿瑪請教起來。
“你這孩子,要記住漢人有句話,不痴不聾,不做家翁,不是每件事都要較真的。”皇太極自從服了神藥之後,身體雖然還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是精氣神好了許多,而且也不受終日咳嗦的罪了,不明就裡的滿洲貴族覺得他病好了,只有皇太極自己知道,自己沒幾年了——自己必須在幾年內教好豪格,否則這直心眼的孩子沒了自己可怎麼好啊
“漢人還有句話,叫養癰成患呢!”豪格不服氣的說道。
“你這是生搬硬套了,這祖大樂能打又如何?他又沒有騎兵,漢人麼,步兵練得再厲害,也只能防守,要是離開漢人的城市遠了,斷絕糧道這一招就讓漢人名將沒招了。”
“可是阿瑪,祖家可是很有錢的,如果傾盡全力支援這祖大樂,草原上又出了巴特爾那個叛徒,建了一個什麼黃金堡,我們也控制不住馬匹……”豪格疑惑的問道。
“呵呵呵!你當漢人是我們滿人呢?能者為尊?漢人講究的長幼有序,祖家雖然很有錢但是如果傾盡全力支援這祖大樂,那麼祖大壽怎麼辦?讓出權利,不要榮華富貴?你要記住,漢人雖然自稱文明,鄙視我滿洲是蠻夷之輩,實際上漢人的文明早就進入了死衚衕,容不得能臣良將,很多時候,我們打不到的,漢人自己就會幫我們打到。再說了,你以為滿洲真倒了,祖家會有好日子過麼?”
“但是皇阿瑪,我們不是要祖大壽投降麼?如果這樣的話……。”
“祖大壽投降?那也是祖家首鼠兩端罷了,畢竟明朝幾百萬銀子的遼東餉銀不是咱滿洲拿得出來的。你不要當真了……”皇太極笑呵呵的說道。
歷史不是簡單的戲劇,黑臉白臉那麼清楚,而且作為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是一兩個首領就能決定的——其實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決定軍事,想了解關寧集團。
就要先分析關寧集團和關寧集團的利益構成好了。首先因為朱元璋的小財政政策,明軍的主要收入不是軍餉而是賞賜和屯田收入,明朝的的將領們和現代意義上的將領是大不相同的,他們控制的不是軍隊,而是軍戶和軍屯,可以理解為地主(我是覺得差不多)。他們完全控制著自己的軍屯的產出,理論上以這個產出來維持軍隊。
但是按照朱元璋本意,一般的衛所兵,只是輔兵和剿匪之用,精銳是各大王府的親兵——不過作為現代人都知道,分封諸王的後果,無外乎三種,一是中央徹底消弱諸王,中央集權,這是平定七國之亂的漢朝,二是中央權威淪喪,藩王混戰導致外來入侵或者其他勢力崛起,這是東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三是藩王造反奪取中央,這就是我大明的朱棣了。
朱棣藩王造反奪取中央之後自然要對藩王解除兵權,而後隨著文官的崛起,邊軍的情況更是每況愈下,再加上小冰河期農業生產的巨大難題,明末往往這個產出並不足以讓他們維持一隻常規軍,這個產出只不過能滿足將領們的地主生涯以及軍戶們的溫飽,只能還能養一批打手(即家丁)。而根據大明朝輕徭薄賦【就是對軍人實現卸磨殺驢】在戰爭時期,朝廷才給這些軍隊發餉銀,發裝備、糧草、器械。而這些東西也不是直接發到軍隊手裡,往往和東西一起來的還有文臣監軍和太監監軍。這個就是明廷限制軍閥的手段了。那麼對關寧集團來說,如果他們想得到更多財富和利益,他們能怎麼做呢?
1、提高單位土地的產量,在小冰河期的氣候和低下色生產力下,比較單一農業社會里,這個辦法是不太現實的。
2、剋扣更多軍戶的財富,這個軍戶已經比乞丐差不多了,軍人都去當苦力,軍屬都出去當妓1女了,除了販1賣人體器官這種喪盡天良的玩意,還真的沒辦法再榨油了——問題是那個年代你再心黑手狠,也沒有那個技術不是?
3、取得戰功,這個比較理所當然一點,軍隊嘛,功名當然馬上取了,可是,這個是技術活,可不向伸手要錢或者剋扣餉銀那麼簡單。而且敵人也不會一直打一直有,而一直有一直打還能打贏那就更難了,何況一直有一直打還能打贏那就會被朝廷忌憚,李成梁會做人,夠心黑手狠吧?下場如何?說的穿了,在大明皇帝和文官眼裡,這些軍人和狗沒啥區別,有賊還能護家就給口肉,沒有賊就自生自滅【包括軍人做苦工,軍屬出來賣身】,能威脅到主人就直接殺掉了事。
4、這個就是關寧集團現實中所採取的手段了。首先,要處於戰爭狀態,遼西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