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期餵飽魚蝦,保全完屍。明年,居住汩羅江邊一農夫,夢見屈原對他說,陰間一如人間,種種不平,他三天兩頭捱餓。。。。。。農夫驚覺醒轉,搖醒妻子,將夢中情景,與妻子說了。此日正是屈原的忌辰………五月初五。夫妻二人趕緊出門,廣告遠近居民,荊楚各地的人們便竹筒裝滿糯米,放在鍋裡煮熟,稱為‘筒粽’,將‘筒粽’投入江湖,為屈原解飢。為了易於煮熟,漸用粽葉代替竹筒裹米,稱為“角黍”,就是今日的粽子。夏五月,南方天熱,採完棕葉,裹煮香棕,流汗不止。人們惟恐身體不潔,對賢臣不敬,又用艾蒿和菖蒲煎水洗澡,穿上幹鞋淨襪,把角黍裝在竹藍內,挎著登上龍舟,競相划向江心,把粽子投入江湖中祭奠。自此,又成競渡之習。此後,這一習俗風行全中國,家家裹粽,慶賀端陽。”
岳飛聽得入迷:
“爹爹,再說一遍。”
“明年這天再說。”
岳飛問道:
“我家的香粽與汩羅江香粽是一樣的嗎?”
“我們家裡裹的粽子比不得汩羅江香粽。汩羅江畔的香粽,那才是最正宗的,堪稱天下第一棕。傳說每值端陽,汩羅江畔粽子飄香百里;汩羅江上,龍舟競渡,縱橫如飛。。。。。。”
姚氏言未盡,岳飛又問道:
“好不令人嚮往!我們可不可以去汩羅吃香粽,看龍舟賽?”
眾人聽後哈哈大笑:
“你快去竹園和大雁打個商量,請求它們帶你去那裡。”
姚氏見眾人沒個正經,一味拿孩子取笑,解圍道:
“彼處是渺渺茫茫遙遠的去處。我們河朔人不可能去那裡。”
“汩羅在哪裡?汩羅離我們湯陰多遠?”岳飛問道。
“我們在北方,汩羅在南方,有萬水千山之隔。”
岳飛又問道:“萬水千山之隔,究竟有多遠呢?”
“遠得連做夢都到達不了那裡。娘活了四十歲; 就不曾夢見過那裡。”
嶽員外在旁補充說道:
“盛傳那裡是魚米之鄉,我們孝悌裡做遠客的,有跑契丹黃龍府經商的,也不曾有人去過汨羅,就是因為路太遙遠。”
岳飛沉吟了半晌,口裡冒出一個意外的問題:
“陷害屈原的人,叫什麼名字?”
“哎呦,”眾人俱覺好笑,“誰還記得他們?你就會調笑哩,你是嫌我們今日笑得不夠吧?”
姚氏卻一板正經,說道:
“你們真地不要笑,這裡面還有個做人的大問題。那些陷害別人的人,雖說謀得一時恩寵富貴,風光虛榮好些時日,可是身後也不再有人記得他們了,只有屈原永垂不朽。所以,做人還是要做好人。”
“哪樣做才算好人?” 孩子們問道。
姚氏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做人,要像我們竹園的竹子那樣,筆筆挺挺有正氣,猗猗森森有勁節。平生不要做皺眉事,晚來睡覺才安穩。”
大家正說得熱鬧,吃得歡然,忽然岳飛望著二門,驚喜不已。
第五節 大理寺是什麼東西
“王河朔來了!”只見岳飛從椅子上滑下,向王河朔跑去,拉著他直往他的座位走,道:
“快來,快到我這裡來。”
姚氏早已添上碗箸,嶽員外又搬來椅子,只聽岳飛指著身旁的空處喊道:
“放在我這裡。”
嶽員外把椅子添在岳飛旁邊,讓王河朔坐下。
姚氏挑了各種口味的香棕,堆在一隻碗裡,放在王河朔面前。王河朔雙眼望著姚氏,擺著手道:
“不要讓我娘曉得,我在你家吃了棕子。”
“不會。你只管放肆吃。”
王河朔拿起箸,吃著粽子,高興得不停地找話說。吃著吃著,他湊在岳飛耳邊輕聲問道:
“你家粽子這樣好吃,你娘怎地不要你‘吃細點’?”
“吃細點?吃細點是什麼意思啊?”岳飛沒有聽懂,反問道。
“吃細點,就是少吃點,不要盡情吃。”姚氏道。
岳飛問王河朔道:
“我娘為什麼要我吃細點?”
“我家裡一有好吃的,我娘就會要我們小孩子吃細點?”
王河朔為何說這話,大家有些不大明白,望著王河朔看:
“你娘怎麼會讓你少吃?”
王河朔為何說這話,只有僧氏瞭解得最為深切:原來王河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