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頭。平日裡煮飯什麼的,多是陳氏和如玉兩個人做。只是自林父死了之後,一直喜歡下廚的如玉就總是說身上不舒服,十天倒有九天是不肯做事的。陳氏不是個喜歡爭執的人,也就隨著她休養。
自林貞娘醒來後,這廚房裡的事兒倒有大半都是她在做。除了關心陳氏不想她勞累外,倒有一半是因為她實在喜歡廚房。雖然和現代乾淨整潔,沒有多大煙灰的廚房相比,林家那間廚房實在是太古老了。可是聞著飯香,嗅著油味,哪怕是被煙嗆到,她仍覺得心情平和,好像她離前世並不太遠一樣。
知道林家人的飲食習慣,林貞娘也不敢做得太過明顯,這些天也無非是煮麥飯,用醬料燉菜什麼的。今天,卻是藉著陳氏咳嗽的由頭,說好了做了甜水給陳氏潤潤肺。
剛剛買的梨子切成薄片,早前家裡用剩的銀耳泡發後撕成小塊,用茶盅代替了燉盅,坐在鍋裡蒸起。林貞娘就轉過身去做另一道吃食——蜂蜜千層糕。
蜂蜜滋養、潤燥、解毒,對咳嗽也有一定療效,這個時候做給陳氏吃,最合適不過。
今天在菜市裡買了麵粉。雖然說是精面,可是這時候精磨的麵粉仍比現代的精粉要粗糙一些。林貞娘用最細的篩子細細篩了兩遍,雖然仍覺得有些粗,但也只能這樣先用著了。
麵粉篩好備用,她打了雞蛋,將蛋清和蛋黃分離、分裝。蛋清要加白砂糖打散,可惜現在買的糖並不是砂糖,而是一塊的飴糖,麥芽製成,不是現在的甘蔗白砂糖,所以這道工序要加上把飴糖輾碎這一項。
雖然沒有打蛋器,但林貞娘用筷子一樣嫻熟,左手端碗,右手持筷,手看似沒有什麼大動作,可是筷子卻一直沿著同一個方向快速地攪拌。中間分三次把飴糖粉放進蛋清,直把蛋清打成發泡狀,看起來就像是一團泡沫一樣,才放下手。同樣的,蛋黃也要打發了,只不過蛋黃裡,加的就是蜂蜜而不是飴糖了。
等蛋黃打發了,體積脹大,顏色淺了,就加入一點油——定陶這裡,都是吃花生油的。這一點,倒是和現代差不多。同樣的,不論古今,各個不同的地方吃的植物油都有不同,聽說遼東府是吃大豆油,劍南道就要吃菜仔油。
蛋黃、蛋清攪拌好後就要拌在一起從底翻拌均勻,然後再倒入麵粉,重新翻拌成麵糊。
這樣子,準備工作也就算是完成了。不過,這年頭,可沒有烤箱。之前在街上,林貞娘有看到烤飲餅的,那烤飲餅的也和現代的烤箱完全不同。不過,她倒是受那啟發,想到了代替的法子。
雖然沒有烤箱,但認真說來,烘焙蛋糕也和烤飲餅差不多,她現在用平底鍋,也應該能做得出的。
在現代被一隻狼發揚光大的平底鍋,倒不算是舶來品,只是這時候不是叫平底鍋,而是叫鐺,一般來說就是餅鐺,也就是烙餅用的。現代的電餅鐺就是這麼來的稱呼。
現在的平底鍋,不是手執勺柄,而是上面兩隻耳朵的鐵製品。
在小灶上坐上平底鍋,燒好了火,看著溫度差不多了,林貞娘才用勺子舀了麵糊倒在平底鍋上。溫度太高,麵糊一倒上去,她手上的動作就得跟上,這樣才能把蛋糕做出她想要的形狀來。
沒有用鍋鏟,而是直接用鐵片做成的薄片鏟,這樣比用鍋鏟更方便,從前在街上有賣煎餅……
林貞孃的目光一閃,雖然手中動作沒停。可是腦子裡卻在不停地轉著。前世她可是沒少吃山東煎餅,但現在好像還真沒看到有賣這個的。許是宋朝時這煎餅還沒有人做出來?如果是這樣,她倒不妨考慮下這煎餅生意。
後世山東煎餅能全國聞名,不是已經充分證明它的魅力,更別說她現在還就是在原產山東了。
要說這山東煎餅,雖然她前世吃的都是路邊攤,未必多正宗,味道也不過一般,可勝在便宜又能充飢,本錢應該也不大,倒對她這樣沒什麼本錢又想著能做些什麼的人是最好的營生。
心裡盤算著,林貞娘越想越美,就連現在正做著的活計也覺得輕快許多。甚至嘴裡沒意識地哼唱著歌兒……
“你唱的是什麼詞?”
突然響起的聲音讓林貞娘嚇了一跳。扭過頭才發覺竟是林靜倚在門口,扒著門往裡看。平常如玉總說什麼“君子遠庖廚”的話,從不讓林靜靠近廚房。所以,林貞娘根本就沒有防備。就這樣在只有她一人的廚房裡徹底放鬆下來。
待林靜出聲問出那一句話之後,她才意識到自己無意識中哼唱的是周董那首《千里之外》。雖然是中國風,但無遺在宋朝這樣的曲子根本不過是下里巴人的小曲罷了